李隆基闷闷的说道:“本来么,姚崇跟太平公主关系还不错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呀。当时朝中妖孽韦庶人当道,姚崇当然愿听太平公主地话,去办一些事情;可是现在他当然只忠于李唐王室,更何况他还是东宫庶子。所以一回朝来,姚崇就跟太平公主闹得有些僵了知道么?宋璟就更不用说了,历来就是刚正严直而闻名。太平公主担心让他进入三省六部后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处处掣肘,所以也极力反对。本来我是提议让他们二人分掌刑部与吏部的。没想到让萧至忠、岑羲钻了进去,二人还都当上了宰相。”
秦霄思索了一下,不由得说道:“这么一说,这朝中的宰相,有一半是太平公主的人了?”
“可不是么?”
李隆基地眉头锁得紧紧的,郁闷地拨着琴弦:“我这个好姑姑,也不知道想干些什么。从圣后朝起走到今天,多不容易。莫非她自己,也想来一次专横独权么?”
秦霄的心里,暗自打起鼓来:不会吧。刚刚送走了韦庶人,又来个更厉害的太平公主?这种日子还有完没完啊?
“还有一件事情,我要跟你商量。”
李隆基双手一按琴弦。声音嘎然而止。
秦霄看他脸色有些凝重。疑惑道:“大事么?”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李隆基面色沉寂说道:“从二张到韦庶人与安乐。都大肆卖官舅爵中饱私囊。我大唐的天下,现在已经如同被掏空了一般,吏治已经在腐败了。这些买官地人,为了捞回买官花的钱,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官场之上的贪贿之风,空前地刮了起来。想我大唐从太宗皇帝贞观时起,天下无贪吏治清平。没想到也会有今天。”
秦霄看着李隆基,居然感觉有些陌生起来。这还是那个只知道声色大马地临淄王么?看来,他还真是有些政治眼光,和干大事的气魄。
“好吧,你要我帮你做什么?”
李隆基一拧眉头,果断说道:“先从长安起,查汰买官之徒。你以前在御史台干过,我想你回御史台兼任一个御史中丞,挑起这个活儿来。御史大夫卢怀慎虽然也算刚正能干,但毕竟胆魄不够。而且。御史台与皇城御率司联合动手,更能显得雷霆万钧。”
秦霄深吸了一口气:“我现在是个军头,若是按你说地,我回御史台。那又成了文僚玩起政治了。这件事情,皇帝准了的么?”
“还没有。”
李隆基有些郁闷的说道:“每每一有事情。父皇总是说‘三郎的意思如何’、‘镇国太平公主的意思如何’,得我们二人统一了意见之后,他才肯表态作决定。说来也真是令人担忧。父皇居然还是这副性子,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