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戴大人……不,应该是皇父大人!”

当沈玉嘉等人下了楼后,朱信厚立即上前恭敬施礼道。

此刻,朱信厚还等于被软禁中,身边还站着赵穆和华永,这一幕让沈玉嘉有些啼笑皆非,道:“在我面前,礼数就免了,赵穆华永,你们也不用看着朱将军了。”

一听这话,赵穆和华永立即点头应是。

朱信厚这是没有在意,笑道:“没想到当年的戴大人,果然就是皇父啊,之前老童说起时,末将都不敢相信呢!”

沈玉嘉伸手示意大家一起往外走,边走边道:“当年我也是迫不得已,本想参军后,能借机回雍州,结果却被安排到了荆州,看来真是和大家的缘分早已注定啊!”

众人闻言,都是感慨不已,特别是赵穆,他们就是在扬州相识,若沈玉嘉不来,赵穆都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呢!而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妻子死后,也跟着……

“对了,追兵怎么样了?”沈玉嘉好奇问道。

“都退了!”

朱信厚说着,摇头一叹又道:“本想说动他们一起投了皇父,可结果他们没一个愿意,真是……咳!”

“不愿意也是在理,在梁国他们或许还能抱住地位,但投靠大鄢,是生是死在且不说,这地位绝对很难保住了!”

虽然沈玉嘉很像告诉他们,老子可不在乎你们一起跟过谁,只要真心来投,绝对是以礼相待,但没多少人信,特别是他从下邳一路过来,罢免了多少东齐将领和地方官,虽然沈玉嘉都是大实话,让他们回去待上一些时日,只要真对社稷有帮助的,以前作出过贡献的,有才能的人,绝对会再次重用,可偏偏没人信,这让他除了郁闷,也只有感叹人心叵测啊!

而知道沈玉嘉为人的童四海、越侯生他们,很清楚投过来的意义有多大。

童四海可以带着兄弟们回家,愿意随军的可以继续回去,不愿意的也有赏钱给他们回家购置田产或做小生意。

而越侯生肯定有机会入朝为官,在这欣欣向荣的大鄢国,一展抱负。

当众人一路来到衙门里的议事厅后,便开始商讨接下来的事请。

虽说童四海等人带着五千兵马来投,但他们都不想和梁国开战,故此这批人也算不上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