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天水学府学子的技艺是越来越强,三个月来,随便一个学子,手艺活比起外面的老师傅都不差了多少,这让天水的老师傅们郁闷的差点吐血,不过也有一些庆幸把儿子孙子送进学府学艺的师傅,这可是明摆着偷师,不学白不学,并且成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当然,也有一些手艺高超的,比如刺绣、乐器等等,这就不是短短三个月就能练出来的,特别是乐器,工院做出来的乐器十有八九都过不了凤元娘那关,更别提要拿出去卖了,只能返送回去加工。
这些都是精益求精活,短时间内沈玉嘉没什么指望了,况且他也没时间处理这些。
农院开始忙碌了,而艺院准备下一次善演,文院依旧没什么改变,其它各院也稳而有序的进展着,唯一让沈玉嘉开始苦恼的就是存货了!
太多了,学府每天出产的东西,在这一个月来数量剧增,光是天水一个城池已经消不了了。
这事情太过重要,存货越多,越是证明了学府的收入减少,为此沈玉嘉只能找上了姑姑英夫人。
跟着天水学府收益的商家,最的大莫过于英家了,英家本来就是主攻运输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甚至远至西域番邦。
英夫人早已经知道学府存货问题,所以在这一个月来,她开始派人到处查看,寻求商机。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是吓一跳啊。
天下大乱,到处都不好做生意,冀州因为抗蒙,日子已经苦巴巴了,梁州正在被颜程和萧穆兵分两路的狂轰滥炸,谁傻到过去做生意啊,而西域那边,忽必烈虎视眈眈,蒙古一路西征,都不知打到哪里了,导致塞外的商人也越来越少。
最后气得英夫人一拍桌子,惊得十几个英家掌柜瑟瑟发抖,可听到英夫人最后一句话时,他们身体不是颤抖了,而是摇摇欲坠了。
主攻豫州!
这豫州哪儿啊,可不就是北贴黄河,南挨长江,西靠长安,东临青扬的中央之地吗,这可是当即中土的主战场啊。
跑到主战场去做买卖,而且还是正当买卖,这东家究竟有多烧脑,就不用解释了吧。
可是在人家英夫人看来,这难民多了,朝廷不能不管吧,这衣食住行样样需要,学府虽然不造房子,可是你家里的座椅板凳,身上的春秋着装,厨房的锅碗瓢盆,菜刀砧板能缺少吗!
英夫人这明显是要赚朝廷的钱啊!而现在朝廷里最大的,可不就是你侄子的宝贝女儿吗,所以这是老子吃儿子,自家人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