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议论侃侃而谈,听得申时行耳中就如同响了几百个惊雷一样,登时被震得目瞪口呆,半晌无言。震惊同时,申时行也明白自已今天这点心事,怕是让这位太子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曾几何时,张居正风头如天上太阳,光茫四射人人仰目,提起大明首辅张大人,天下谁不知赞一句天下无二的大忠臣?可是后来呢……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但也是一样,上有所恶,下更必从之,亲政之后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几番残酷打压,从抄家灭门到最后差点掘尸曝问,一举一动足可见恨之深怨之切。
遥想当初,朝中百官在皇帝的授意下,纷纷上疏弹劾张居正,申时行什么话也没说,但是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当时被抄家的张居正后裔,正是因为申时行的庇护,才得以有一套房子安身,有十顷地勉强糊口,做这些的事的申时行依旧是一贯的不显山不露水,既便是当时首辅张四维恨得跳脚,却拿不到他半点把柄,这些事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被蒙在鼓中,可是不代表没有人知道。
一切的根源都是从当年万历登基的时候才九岁开始,主弱而臣强,祸根就已埋下。
当年的张居正走过的路,不正是现在的申时行将要走的路么?
一样的风雨飘摇,一样的主少年弱,眼前的情景与当年何其相似?
可是申时行却不想重蹈张居正的覆辙。
眼着申时行的脸几度变色,朱常洛决定趁热打铁,既然决定摊开了说,那就有话一并说清了说透了,省得这个老狐狸疑神疑鬼,更何况那后边还藏着一只正在观风后动的,定了主意,清了下嗓子,一脸的笑意晏晏。
“说完张居正,再说说本朝第二个能臣。”朱常洛故意顿了一顿,然后悠然开口:“第二个能臣,就是申大人您啦!”
原本一道一道的天雷,这一下子全部拧成一束劈将下来,轰隆隆震得申时行眼冒金星,两耳尽是风声劲啸,两腿一软忽然跪倒在地,嘴唇都快哆嗦到一块了:“殿下可不敢这样说……老臣如何敢当?”
“我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朱常洛霍然站起,声音渐转激昂:“老大人与张居正分别就是,一个锋茫太露,一个太过低调。”
“阁老一番话试探于我,说白了不过是对于常洛心有疑虑。”
“先前阁老以能臣忠臣奸臣相问,那么今天常洛却要和阁老说一句实话,做官者末必就得求清,前朝名臣海瑞推已度人,苛刻自苦,是个人人知道难得的好清官,但是他能管理好一个小地方,却未必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家。”
申时行眼底有光闪动,声音已经微有些发颤:“殿下的意思,老臣有些不懂。”
“阁老不是不懂,只是在装糊涂!可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可知道和光同尘?可知道泥沙俱下?”
“世上的事千头万绪,黑白对错怎能分得那么清楚……”说到这里,朱常洛摇头叹息,眼神晶亮如星:“在我眼中,只要能在其位谋其政,可以为百姓为朝廷做很多好事,就算有些许微错,也算得个瑕不掩瑜,自然也就不能和那些只知压榨百姓,贪墨横行的人同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