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其实朱常洛还有一个很光棍的想法:咱是要当皇帝的,没必要去学那什么八股文、诗词古风什么的……那些事留着状元们干就好了。

读书就是个借口,朱常洛真正目的就是要借这个理由走出去。让朝堂上济济群臣看到他们即将要扶植与追随的皇长子,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懦弱、无能、不堪一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何愁引不来申时行的注意。

第17章 煽情

找皇后是朱常洛眼下唯一能想到的办法。自已身小力微,等过阵子郑贵妃缓过气来,估计第一个要对付人的就是自已。就算自已拉上皇后帮忙,也远远不是郑贵妃的对手。

自从上次永和宫事后,郑贵妃嚣张气焰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因为得到了万历补偿性的钦赐协理六宫之权,风头之劲压得皇后退避三舍。如今后宫中人只知郑贵妃,不知王皇后的人多了去了。

造成这一切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郑贵妃身后站着一个几乎无法战胜的人、当今皇上朱翊钧!

通过即知历史,朱常洛意识到眼前乃至将来,他能够依靠和指望的只能来自朝堂上的那些力量。等待似乎是他眼前唯一能做的也是最老稳的办法。思虑再三最终朱常洛不认为是个好主意。

原因很简单,情势不同了。以前的本尊估计在郑贵妃的眼中,就是一个麻绳提豆腐的窝囊废,看死了他没什么出息,这才让他熬了三十九年后有机会登了基。可现在的自已在她的眼中绝对是根眼中钉肉中刺,郑贵妃如果能放过自已,那才是见鬼了。

想要自救,必须和时间赛跑。在郑贵妃对自已动手之前,必须先发制人,最起码要逼着郑贵妃心有忌惮,不敢对自已下手,这样自已才有喘息之机,继续下一步的计划。

做为王皇后很欣慰,自已果然没有看错人!先不说别的,喜安逸,恶辛劳是人之本性。一个六岁的孩子,正是玩都玩不够的年纪。一个孩子能主动要求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生活,着实难得。尤其是最后一句为母后分忧的话中含着的隐晦的意思更让她怦然心动。

欣赏归欣赏,高兴归高兴,对于朱常洛的要求,王皇后没有直接张嘴答应。皇子读书那是大事,不是她一个皇后就能说了算的。

“洛儿,你要读书求上进,母后自然欢喜。但你也要知道,皇子读书却需你的父皇允准才可以。你且忍耐几天,过几日便是初一,待你父皇来时,母后替你上禀如何?”

朱常洛歪了歪嘴,找万历说?那纯粹是实心木杖吹火,此路不通。考虑充分的他也知道王皇后说的是实情。不过他有他的打算,否则他也不来了。

看着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一切都在事在人为四个字上。说白了他今天来的目的是找靠山的,他的靠山是王皇后,王皇后的靠山是李太后,这个才是重点。

“母后,父皇不喜欢我,不会让我如愿的!”朱常洛也不装了,直接说重点。一句大实话把王皇后吓得心中一阵扑嗵。不及说话,先捂了朱常洛的嘴,警惕的眼光四下一扫。

殿内几个宫女都是自已贴身的人,而绘春知机,早就出去四下里看了一圈,没有什么可疑人等。王皇这才放下心来,绘春得了眼色,打发人去大门外守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