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晋江独家

家家户户都缺粮。省着吃的还好,那些大手大脚的真是啥都不剩了。好在春天来了,柳树发出了嫩芽,地里的野菜也冒了出来,苦苦菜,灰灰菜,还有扫帚苗子,只要是能吃的,都被挖得一干二净。

靠着勤劳和智慧,村民们想着法子填饱肚子。当然,也有挨饿的。那些吃好的吃惯了,怎么都咽不下那粗食野菜。

公社卫生院来瞧病的,一多半都是营养不良。治疗方法很简单,输点葡萄糖就好了。可物资紧缺,葡萄糖得院长签字,省得有人装病。

一九六零年的春荒,是最后一关。

章小叶想休学,在家里躲一阵子。

陈水秀不同意,说:“叶子,可不能耽误功课啊!”

章小叶不怕耽误功课,只想吃好一点。陈水秀想了个法子,说:“叶子,娘给你烙杂面饼子,你带上,泡了开水吃下去……”

自家带干粮,给伙房就少交一点粮食,也能节省一点。

长河就是这么干的。

江玉梅烙了一包杂面饼子,装了一罐酱豆,说就着吃。

长河饭量大,肚里没啥油水,饿得特别快。章小叶把饼子省下来一些,留给长河。长河不好意思吃,章小叶说:“小叔,你今年要参加高考,得吃饱了。”

就这么精打细算,熬过了春荒。

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终身难忘。这也给国人一个教训,不论到了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解放前,穷人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日子虽然好过了,可还不到铺张浪费的时候。

到了六月,迎来了夏收。

村民们终于缓了一口气儿。可粮食的珍贵,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

到了七月初,长河参加高考。

赶上部队来招收,检查身体。长河个子高,虽然瘦,可视力好,各项指标都达标了,就挂上号了。后续,只要文化课通过,就录取了。

到了七月下旬,高考成绩下来了。

长河运气不错,文化课挂上了本科线。军校录取是第一批,一个县才两个名额,长河是其中之一,被南方某军事院校录取了。

章怀良高兴得睡不着觉。可想着长河要走了,又舍不得了。分了家,跟前就剩下长河了,可这个娃娃翅膀硬了,也要飞走了。

一家人都为长河感到高兴。

章怀良把攒下的东西拿出来,让长志、长明、长新都过来,说兄弟几个聚一聚。

以茶代酒,长河喝了一碗又一碗。就要离开家乡了,这是他一直向往的。可真要离开了,又舍不得了。

八月中旬,长河去了南方。

章小叶颇感惆怅。

本来有小叔做伴,现在只剩下她自个儿了。她在院里转了几圈,心里空落落的。高中三年是很难熬的,要不要跳一级?可她今年才十四岁,直接跳到高三也不妥吧?

她年纪太小,就把跳级的念头收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