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领命!”叶清臣出列领旨。
“柳平原,这段时间就由你来统领枢密院。”姬轻尘继续说道。
李牧之既然跟姬平有牵连也就不能再让他继续坐镇枢密院了,而柳平原成了唯一的人选。
柳平原原本对枢密院没有向往,只盼望姬轻尘不要追究他没有强硬的支持自己而随了大众,而现在姬轻尘却以德报怨让他统领枢密院,这是对他的信任,是对他的器重,他岂能不知?因此听到姬轻尘的旨意,他早已激动的说不出话,语气哽咽的出列道,“谢陛下,微臣领旨!”
到了这里,军政旨意已经下达,而眼前的混乱的局势算是暂时的稳住了。因此姬轻尘也没有急着再对其他人做出封赏和任命,他是想待到礼部确定了自己的登基大典,举行完登基大典,再为姬文举办完丧礼之后,依照情况再对朝中大臣的职务做出调整。
因为这样做才是稳妥之法!
当然,有些封赏还是要必须要明确的。就是封德妃为德懿皇太后,而封了纾儿为皇后娘娘,阿桑佟贵妃,李师师为熹妃,嫡长子姬长空为太子,长子姬野为北辽郡王。
第389章 姬轻尘的忧虑
所谓的庙号,就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因为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而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而所谓的谥号是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
像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对于姬文的庙号和谥号问题,自然不是姬轻尘能够决定,需要礼部和宰执大臣们商议之后做出决定,再呈报给姬轻尘,让他过目。
因此,既然将姬文的丧礼交给了裴文矩,这件事情就落在了裴文矩和陈衍两人的身上。
裴文矩和陈衍两人对姬文的丧礼很上心,因为裴文矩是姬文的心腹大臣,当初他是在姬文还是一个皇子时就跟随在姬文身边,一路战战兢兢的走到今天,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很清楚这一路过来的辛酸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