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

“我有个想法。”公孙续继续说道:“军中将士确实太多,即使是剔除老弱病残之后依旧还会有大量兵力,这些士兵除了打仗之外又不会干其他事情,若是就此裁军的话,他们大部分可能会沦为土匪恶霸,甚至被人胁从也有可能,所以,军中将士我们必须还要掌控在手中。”

“那,我们不裁军了吗?”

“不,裁军是肯定的,但我们可以搞军屯。”公孙续笑道:“中原之地战乱多年,大多数土地都已经荒芜,我们就靠军队来开发……”

第936章 裁军之策(二)

“裁军之后,老弱病残也必须要照顾好,不然会让将士们寒心。”公孙续解释道:“所以,军屯是最好的选择,这些被筛选过后留下来的精锐将士专司打仗,平时演练战阵,勤练武艺,战时冲锋陷阵,听候主帅调遣。其余被筛选掉的非精锐将士按年龄和精锐程度分为两组,两组人都要负责军屯,但是在平时比较闲的时候也得进行操练,武艺和战阵不能放下,现在不是有很多商人想与西域,去草原等地方做生意嘛,他们建立了商队之后都缺少护卫,被筛选掉的将士中比较精锐的一组最适合。另外,地方治安,民事诉讼之类的事情也需要地方衙役去负责,可你们也知道,战事打了这么久,好多地方连主管这些事情的部门都没了,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全城进入警戒状态,这样也会浪费不少兵力,若是有专门的衙役负责这些事情的话,我相信情况会好很多,你们怎么看,我认为军屯势在必行。”

“军屯是个好办法,以前也曾有过先例。”徐庶上前说道:“只是这件事情关乎我军兴盛,必须从长计议,另外,敢问主公,我军今后该如何自处,难不成还是以北疆军自称吗,这样的话,恐怕不合适啊……”

“哈哈哈哈,你们想多了,自始自终,我们都是汉军,是大汉的军队。”公孙续哈哈大笑道:“不管是北疆军还是荆州军,从来都是汉军,我们都是堂堂正正的汉人,为何不继续以汉军自称……”

裁军的计划很快就制定下来,这件事情对公孙续来说确实是当务之急,荆州水师有二十万人,如果再加上公孙续的海军的话,仅仅是水军方面就超过了三十万,这是公孙续不能接受的,养这么多兵,那得浪费多少钱粮。

很快,关于裁军的指令迅速传达下去,荆州水师与北疆海军合并,统称为海军,海军将士目前维持在二十万人,大半驻扎在荆州守护长江眼线,其余海军则驻扎在原来的海军基地。

至于那些被裁减下来的水军,公孙续给他们安排了个美差,前些年,黄忠率领海军出征海外,打下了一些地盘,这些年,这些地盘也逐渐扩大,但由于中原战事紧张的缘故,公孙续对这方面的投入就相对少了点,现在有了充足的时间,公孙续可不会闲着,裁减下来的水军将士很快就集合到海边集训,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海外的异族风光。

陆军方面是裁员最多的,公孙续手上的精锐部队不少,能打硬仗的部队也多,可就是成分太复杂了,文丑和徐晃带来的那三十万大军中有不少老弱妇孺,当时文丑他们必须在草原行军,所以只能采取满族皆兵的策略,公孙续的裁员命令下达后,这三十万几乎就裁减了十万左右。

至于其他诸侯的降军和俘虏,也是公孙续裁减的主要对象之一,北疆军这些年本来就是不断的裁员,然后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有公孙续管着军队,他又怎么可能让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而且,从北疆军组建倒现在,已经这么多年,最早的一批将士中,除去战死和因伤退役的,剩下的有不少人的年纪都大了。

留下那些能力比较出众,而且职位不低的将官后,其余年纪较大的老兵都已经被安排退伍,正是这种不断的更新,才使得北疆军的战斗力始终在提升。

袁术、袁绍、曹操这三人的部下中,就属曹操的军队精兵最多,但他的兵力也最少,由于曹氏和夏侯氏两族人现在都处于公孙续的掌控之中,再加上曹操此刻也只是被公孙续软禁,所以,对于曹操的降军,公孙续还是得小心应对。

最终,裁减老弱病残之后,曹操的精锐兵马被打乱重新编排,接着又分别被派往西凉,辽东河套,海外等地驻扎,如此一来,曹操的主力部队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