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恭敬站立前列的大司空王蟒,复又奏道:“故而草民以为,我大汉当顺应天意,启新政为万民谋福祉,如此才能中兴圣庭,再现文景盛世。而新政之始,当从改元而起。”
平帝身躯不由前倾,做倾听状,问道:“那依爱卿之意,新的年号又该如何选取,才能彰显修旧交替,大汉复兴寓意?”
扬雄早有准备,直接回到:“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既然要改元建立新政,使九州同沐新风,自当使万千臣民明了陛下改易之心。故而当取‘元始’二字为新的年号。”
“元始?”平帝咀嚼了一下,冥冥中突有一种不祥和心悸,突然反应过来,忙道:“此名号不妥。须知天道圣人之首号元始天尊,乃三界六道不死不灭、不垢不净、威德无量、伟力无穷的先天大圣人,是天道的化身、道门亿万弟子信仰的至高神圣,和儒家至圣先师同为三教源头,此与道合真,威德遍布寰宇的先天大圣人号称元始,朕若以元始为年号,岂非亵渎神圣,冥冥中和道尊气运相冲、命数互克?”
扬雄自信一笑,大声道:“陛下贵为泰皇,是人道诸皇之首,地位和天道圣人平起平坐,又何须忌讳天道圣人?况且我大汉独尊儒术,当年至圣先师立儒教时,就明言以天子为教主。今儒道不相为谋,元始二字道门圣人教主用得,偏陛下用不得么?”
扬雄话音刚落,朝中便就一片声的支持,平帝脸色阴沉,沉吟不语。
王蟒心中冷笑不已,平帝继位时只有九十岁,因只是藩王之子,自幼并未得到太子的待遇,所享气运有限,修为不过地仙,继位以来,虽突飞猛进,但时日太短,如今堪堪修成天仙。
这样的修为自然不足以炼化泰皇印,根本发挥不出混元级的力量,纵然身为泰皇至尊,却也不足以进入上天界,真正从高层上影响大局。
泰皇印作为六神印之首,要想驾驭它全部的力量至少也得大罗金仙境才能做到,故而每次皇位更替时都是圣庭最为虚弱之时,一旦等圣皇修成大罗金仙,则地位顿时稳固,在位期间无人能够撼动其统治。
大汉圣庭立太子时,修为高低向来放在首选,当年惠帝刘盈被高祖嫌弃,最主要原因便是在孕育期间受到损伤,导致资质不足,性情暗弱,修为和天赋上被别的皇子比下去了。
而贤明如景帝,在最初时也不是汉文帝最中意的继承人。错非才情盖世的梁怀王刘揖死于妖族阴谋,梁王太傅贾谊负疚隐世不出,这皇位或许还传不到他头上来。
至于名垂青史,建立千秋功业,成为人族史上的千古一帝的孝武皇帝,其最大的依仗便是超卓的天赋和高绝的武力。
他初继位时尚受制于太皇太后窦氏,帝位极端不稳,叔叔梁王刘武虎视眈眈,时刻想着取他而代之。建元新政之时,太皇太后几度欲废孙立子,但武皇帝一朝证道大罗金仙,顿时风平浪静,梁王俯首,太后还政,帝位稳如泰山。
平帝此时才继位几年时间,想修成大罗不是短时间能够成功的,此时正是大汉最虚弱的时刻,王蟒自然要抓住机会将其打压下去。
当日朝会不欢而散,鸿儒扬雄建言改元‘元始’,平帝虽多有忌讳,但架不住王蟒势大,不但在朝中翻云覆雨,更在儒门中经营起庞大势力,各地儒生纷纷上书,支持扬雄的提议。
话说三教虽然号称并立,但道门势力庞大,亿万年来一直雄踞三教之首,压制着佛门和儒门,自然被一帮腹黑的儒生们嫉恨,时时刻刻想着取而代之,可惜实力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