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缺乏对农业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甚至对种植的改进,使得每亩的亩产大概也就是一石左右。早在太行山根据地的事实,经过农业技术优化,直接把产量提高到了三石有余。如今更是亩产超过了六石。

大量的产出,使得粮食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基本上可以满足方云治下百姓的生活需要。甚至于还有不少的结余。

白薯、玉米和土豆三种高产作物,也直接使得百姓多了一些选择,这三样作物的确不太适合每顿都吃,但它们都是高淀粉作物,可以制作成粉丝或者杂粮面窝头。价格不贵,算起来每个月百姓扣除买粮食的钱,居然还有不少余钱可以进行消费。

不过更多人,则选择买更多的粮食放在家里。哪怕吃不完也没关系,米缸里面有粮食,心里才踏实。当米缸装满了粮食之后,他们才会考虑进行其他的消费。

至于粮价的问题,市场已经帮忙解决了一部分,百姓们的大量买入使得粮食多少提升了一些价格。剩下的,自然是政府的采购。

方云按照未来的习惯,在各地设置了所谓的常平仓,以略微高的价格收购百姓的余粮。同时也会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平价出售里面的粮食。只要监管力度够硬,那么这的确是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事情发生。

只是现阶段,这些粮食就别说用来平抑物价了。大部分的粮食都作为军事储备使用,只因为目前方云麾下有在编士卒三十万余,分布在所有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些士卒有十万是新征收的新兵,目前他们还在训练期间。

然而其中五万余士卒,已经开始进入战备状态。方云并不打算后发受制于人,只想着先下手为强,进一步扩大地盘,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需要防御的区域。

早在九月份的时候,军事部已经开始拟定对外作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徐州和青州属于重点防御地区。与此同时,也不要忽略那些在关外的鲜卑人部落。

战斗方面,目标已经确定,那就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大的软柿子—白波军!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其实白波军并未加入盟军,只是保持中立状态。杨奉显然不打算掺和到什么大汉权力的争夺之中,只想着在司州好好的当一个土皇帝就好。

这些年他也算是越来越奢侈起来,为此百姓也算是苦不堪言。他麾下目前有二十万左右的士卒,都是真正的暴徒,坏事可是做了不少,杀了也不可惜。

本来若是有条件的话,解放司州什么的,方云早该去做了。奈何这些年事情太多,大部分的经历都被牵引了过去,使得一直没办法对司州下手。

对于军事部来说,立场并不坚定的司州,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留在最后处理。毕竟杨奉明显就没有对外作战的欲望,只要不打扰他享受,那么基本上他是不会主动出战的。

趁着这个时候,自然是先要把关键的事情处理掉,比如像徐州和青州的防务工作什么的。当时而言,徐州和青州甚至都还不是方云的地盘来着。

如今两地既然已经成为麾下的地盘,而且基本的防御安排已经做好。那么自然是该把司州收回了。到时候防线可以进一步想外推移,多少可以节省出三四万左右的部队,这已经相当于一支偏师级别的战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