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如今一个两个选择就放在他的面前,是把幽州拱手相让,还是出兵救援?至于相信刘虞可以挡得住袁绍扩张的步伐什么的,他其实并不是很抱以期待。刘虞麾下,如今除了鲜于辅和阎柔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可用之才了。

“情况就是这样,你们觉得我们要如何做才好?”方云的智商好歹也是过百,只是他不介意给几个谋主一个表现的机会,说穿了就是懒得深入去思考。

“方法倒是有一个,而且不怕袁绍不就范!”郭嘉笑吟吟的说到。

“讲!”方云颇为好奇的说到。

“以黄忠将军屯兵于博陵县,以张辽陈涛将军屯兵于邬县,以高顺将军屯兵于界桥。做出放弃幽州,全面接受冀州地盘的架势,必然可以迫使袁绍妥协。若是能够消灭他一支两支主力军队,只怕他更怕我们全面入侵他的地盘。

说到底,他去幽州,主要就是打着围魏救赵的想法,同时也希望他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可以进一步夺取地盘。若是这些部队不存在,那么他去攻打幽州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再说,刘虞麾下好歹也有数万大军。而且在幽州名声也一直不错,只要他招呼一声,至少有可以调动三万异族大军前来支援,到时候在面对这双重夹击下,也不知道袁绍就算打赢了,又只剩下多少的部队?”郭嘉非常认真的回答到。

方云恍然,这刘虞或许武功做的不好,但文治却是非常不错。至少在幽州这种边境地区,能够让异族人信服的很少。只要他招呼,无论是鲜卑人还是乌桓人,至少可以出动数万大军南下。

这些部队或许没什么攻城能力,但论及野战,那么却绝对是强悍无比。来去如风的骑术,还有那精确无比的骑射手段,绝对是步卒的噩梦。而袁绍那边,似乎已经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了,他的马匹资源,被方云封锁得非常厉害。

“袁绍在与我方接壤的地方,都安排了哪些部队?”方云想了想再问。

“在清河国方向,安排了三万士卒,为首的是韩馥的弟弟韩猛;在安平国,则有一万守军,为首的是吕旷,苏由为副;河间国那边,则是其侄儿高干为主的三万步卒,蒋奇为副。唯一的问题是,早些时候颜良文丑他们在撤退的时候,大军与我军交战,倒是我方五千多人死伤,黄忠那边只怕也需要休整一下才行。”左明迅速汇报到。

“倒是韩猛那边还可以操作一下,韩馥不是在我们手中吗?给韩猛去一封信,让他前来投靠,那么可保韩氏一族的周全。同时告诉他,若是他愿意献上整个清河国的话,还可以封他为右将军,奉诏镇守清河国。”郭嘉想了想补充到。

“有把握吗?”方云有点不敢肯定,毕竟韩猛若是那么容易归顺,早该归顺了。

“筹码只要足够,就算再大的仇恨他也必须要放下来。更别说他哥哥就在我们手中,甚至于他的家人也在我们的控制下,除非他打算另开一宗,否则的话自然要为家族着想。”戏志才想了想回到。

“那么,我们目前重点的攻略方向,就是安平国和清河国。清河国那边,按照之前说的那样,让韩馥给韩猛去一封信。当然,送信的时候隐蔽一下,我不信袁绍不在他身边安插人手监视他。至于安平国那边,让陈涛和张辽以击破吕旷军为主要目的,县城就不需要再攻打了。”方云权衡了一下,下达了命令。

接下来就容易了,当戏志才找到韩馥的时候,这个本来就贪生怕死的家伙,果断放弃了恐惧,立刻就写了一封信给韩猛。要知道他或许没办法继续当冀州牧,但是只要他弟弟能够担任右将军,那么韩氏一族的崛起自然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