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带着军队来到了一处村庄,这时派出的斥候回来了,告诉李勤,贾诩的军队也到了,正在往这里赶,问李勤在哪里会师,是在城下,还是另寻地方?
李勤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要在城下会师的比较好,两支军队在城下会师,虽然从声势方面会很大,但在会师时难免会有一些麻烦事,再加上两支军队都带着行李,不好安置,万一城里的官员有点什么不切实际地想法,趁这个机会出来偷袭一把,就算不能把扶角军怎么样,可也够烦人的,初来乍到,麻烦越少越好。
李勤告诉斥候,让贾诩带兵到这里会师,营盘扎在这里也就行了,这里有村庄,等于是有了现成的军营,离城的距离又刚刚好,很适合威慑长安。打发走了斥候,李勤便命人进村,上万的扶角兵扎营,一个村子可不够,再加上贾诩的军队,估计方圆十来里的村子都得被征用。
带着军队在村外等着,让士兵进村去通知当地百姓,如果愿意让出住宅,那么大军在离时,会支付一定的费用,给百姓进行补偿,不会白住他们房子的。
正等着士兵回报,却见远处路上,奔来几个人,为首一个全身官服,看服色竟然是京兆尹!
李勤小吃一惊,京兆尹不是盖勋么,他来干什么?在这时候,他应该在城里固守才对,等自己兵临城下之时,在城墙上对着自己痛骂,以全他大汉忠臣之名。可现在怎么忽然跑来了?
不用问,李勤也能知道,盖勋风急火燎地跑来,肯定不是来骂自己的,文官好名,如果盖勋要骂自己,那肯定是在城墙上,当着万千军民的面,列数自己的各种“不法行为”,然后他光荣就义,博得身后之名,忠心照耀史册;可现在他跑来了,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位大汉的重臣,重是够重了,可忠是却不怎么忠的,这是向自己投诚来了!
李勤颇有尴尬,虽然他见惯了汉官们来投诚,比如说凉州那帮官员,可京兆尹这么大的官来投诚,他在事先是真没有想到的,这等于是拿长安来当做投诚的礼物啊,而且自己现在还没把他怎么样呢,至少也得怎么样一下下,然后大家谈谈条件才好,直接就跑来投诚,这个未免就有些性急了。
李勤下了马,手下亲兵给他搬来只行军马扎,李勤坐在马扎上,等着盖勋到来,他想要看看,这位长安的京兆尹,在向自己投诚时,会说些什么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打动自己,以便保住他的荣华富贵。
盖勋昨天摆了长安众官员一道,酒宴散了之后,他回了后衙,先是让仆人端来个碗,他用手指抠喉咙,先是哇哇地一通吐,把肚子里的酒水都吐出来,然后又咕咚咕咚灌了几碗醒酒汤,合衣在床上躺了一会,恢复过精神后,便起床洗漱一番,带上几个心腹,出了后衙,赶去城门。
夜半时分,只有他才能叫得开长安城门,顺利出城,他一路往西,等在离城十里处,他不知李勤到来的具体方向,只能这么等着,派出心腹去探查。天亮之后,待知道了李勤来的方向和距离,他立即就跑了来!
扶角兵见着了盖勋,立即上前查问,但却没有搜身,这是李勤特地吩咐的,不管谁要见他,都不可以搜身,一来这是表示对求见者的信任,二来也没哪个人能真的刺杀得了他,所以用不着多此一举。
盖勋来到村口,翻身下马,见一众盔甲鲜明的将军围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坐在行军马扎上,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他猜这人应该就是李勤,看样子一点都不嚣张,外表很平易近人的一个年轻人。
盖勋年纪不小了,可年纪越大越是滑头,他大声道:“下官长安京兆尹盖勋,参见李郎!”嘴里说着话,可脚下却没有动地方,也没有拱手,更加没有行礼。
李勤立即站起身来,笑道:“原来是盖大人,勤虽然远在凉州,荒野之地,可也对盖大人的威名如雷贯耳了!”说着,他向盖勋拱手,微微弯腰,算是见礼。
盖勋虽然是先说的见礼,可实际上却是李勤先向他拱的手,如此一来,他在见面之初算是小小地占了点上风,不过他这个上风却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那会引起李勤反感的,李勤一反感,那他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