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出了县城,行不多远,拐上条山道,绕了两个弯,前面依山傍谷露出个小村寨来,寨前已经聚集上百人,穿着苗服盛装,正在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横笛,载歌载舞中迎候着众人。
巨大的篝火堆在村中的晒场上点燃,在山中猎取的野猪被开膛破肚后,被苗民们抬了出来。晒场正中央的一方卧牛石被柴火烧得滚烫,几快肥肉扔上去,立时滋滋冒响,溢出来的油脂被几个苗民刷满了整块石面。
野猪被分切开,铺在卧牛石上生煎,整个晒场上都是烤肉的香味。
一坛坛土酒抬上来,一队队妙龄少女走下场中,随着苗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纷纷上来敬酒,赵然自己已经数不清干了多少碗,不知被多少人拉下场中溜了几圈……回过头去看宋雄时,这位已经被灌趴在地上了。
第二天醒来,宋雄拍着依旧有些疼痛的额头,不好意思道:“老师,昨晚真是喝多了,太热情了……”
赵然取笑道:“你们在君度山猎寨中没这么喝过?怕不是因为有太多苗女吧?呵呵,无妨,你去准备一下,陆监院要带咱们去雅安古道。”
这次出行人就少多了,只知客和方主作陪,带了四个道院巡查,各自骑在马上。
从县城出来,向着西北行了三个时辰,跑出七十里地,便来到一条山谷中,沿着山谷的小路曲曲折折继续向里走,前方最窄处立着一座关城。
第四章 碉门
陆致羽向赵然介绍道:“赵方丈,这里便是雅安古道,这是通往吐蕃大、小金川的重要路径。这座关城便是边境上的碉门,我大明于此地屯有重兵,设立了天全六蕃招讨司,是前出小金川的屯兵所。”
望着关城上林立的旌旗,还有那一具具说不出名目的法器,赵然大感兴趣,问:“咱们能上去看看吗?”
陆致羽笑道:“旁人来肯定不好去的,但赵方丈是在白马山立过战功的,又是我雅安的贵客,自是不同别人。我已经派人和高指挥使说好了,咱们进去和他见见面。”
立在关城之上,眺望远方,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由北而来,波涛滚滚。高指挥使指着湍急的河水向赵然介绍:“此为和川,两侧高山为夹金山和二郎山,沿河向北,就进入了吐蕃董卜韩胡部。”
赵然问:“这边战事如何?激烈么?吐蕃人战力怎样?”
高指挥使道:“说句公道话,吐蕃人作战很勇敢,我是和夏人打过的,感觉蕃人比夏人更不怕死!但他们有个最大的毛病,铁甲、装具都不行,比夏国差远了,和咱们更没法比。自从十七年前乡城大战后,他们那边就盯不住了,咱们这边一直都是压着对面打的,时不时派兵过去转一转,他们也没有力气打过来报复。但再往前就是小金川,那边地形不利于攻,咱们每次都打完了就撤回来。”
赵然点头恭维:“这说明高指挥带兵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