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兄弟们齐声:“换上太子李忠,小孩子,儿皇帝啊!”
长孙无忌是绝对可以控制住小太子李忠的,而他只要在王平安带着突厥兵,攻入玄武门,去击杀武媚娘,这种最关键的时刻,一脸老泪地,威胁李治,让他不要再信任武媚娘,还有为了大唐的江山,退位吧,做太上皇吧……李治不存在不答应的可能,估计当时李治都得被吓晕过去,就算他不答应,长孙无忌也会冲着百官和军队,以及目瞪口呆的百姓大喊,说李治答应退位,去当太上皇了!
反正这种事情,长孙无忌干过,闪电般地逼着李渊当上了太上皇,再逼一次李治又能如何?更何况逼李治可比逼李渊轻松多了!等到王平安把武媚娘的事情解决了,而大队府兵又到了,王平安就算想反水,也来不及了,生米煮成了熟饭,王平安也只能硬着头皮认命!
欧阳利道:“在那种情况下,用脚趾头想能想得出,皇上只能退位,而李忠这个儿皇帝是当定了呀!”
欧阳双则道:“主人,你被利用了,而且是被利用得很彻底,一点渣儿都没剩下啊!”
王平安嘿了声,道:“不要怕被利用,能被利用,说明我还有些价值!”他说完这句话后,身子向后一靠,闭目养神,开始盘算起来。
欧阳兄弟们沉默了一会儿,可见王平安一直不睁眼,实在憋不住了,便开始议论起来。对于兵谏的结果,他们都知道了,所以心思自然就活了起来。他们不在乎王平安和长孙无忌以及武媚娘还有李治等人的斗争,他们相信,既然已然知道了结果,那王平安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是:儿皇帝!
长孙无忌想立个儿皇帝,那为什么王平安不能立呢?反正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啥悬念的了,就看谁敢干了,长孙无忌利用王平安在先,可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王平安顺水推舟,将计就计,那在最关键的时刻,也就是长孙无忌逼着李治当太上皇之后的那个节骨眼儿上,只要王平安用最快的速度,先放下突厥兵,他自己在欧阳兄弟的保护下,一口气直接冲到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身边,就可以直接反制所有的人,变成他立了个儿皇帝!
长孙无忌出计划,他算是和面的人;王平安出兵,他算是烙饼的人;长孙无忌逼得李治退位,立了儿皇帝,他算是吃饼的人。可是,如果王平安突然出手,把饼抢过来,那饼可就是他吃了!
李治一退位,成了太上皇,当众公布的事,就是个死局,无法再破解。那么,剩下的,就是谁控制儿皇帝了!
欧阳兄弟们兴奋无比,如果王平安一旦控制住了儿皇帝,那么他就必将取代长孙无忌的位置,而且会比长孙无忌的权势要更大,甚至有了可能,若干年后,他可以取而代之,就象是隋文帝杨坚那样,搞个禅位的事情出来,建立新朝,那欧阳兄弟们可就是开国元勋了!
王平安闭着眼睛,听着手下们的议论,虽然都是大逆不道的话,可他听着,却是很有感触,心头砰砰狂跳!自己会不会成为杨坚那样的人?会不会成为赵匡胤那样的人?如果事情成了,那么他将取代长孙无忌,不但可以控制住儿皇帝,而且由于他收了那么多的好人卡,人缘极佳,口碑极好,那么短时间内,大臣和百姓都不会反对他,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就象欧阳兄弟们议论的那样,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当皇帝,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想的只是怎么样扶持武媚娘,让武媚娘去开创一个大唐盛世呀!
然而,武媚娘能做到的事,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以前只是不愿意去想,因为没有机会,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只要一伸手就能抓住,自己要不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只此一次,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呢?
他实在是不好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