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更是惊讶,他认识王平安这么久了,可从没见他这么干脆过,竟然不怕死,“心甘情愿”地领兵出征,往常不把他逼到退无可退,他是绝对不会领兵出征的!
李治道:“无病,你真的愿意领兵出征?这次去辽东,可不是光打高句丽人啊,主要是把李恪给解决了,这你也愿意!”一不小心,他把实话说出来了,虽然这个实话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就因为大家都明白,所以大家都才不愿意去的呀!
王平安深吸一口气,道:“皇上,其实臣也不是那么太愿意去,如果哪位大将军愿意请缨,那臣当然就不去了!”
帐中的大臣们一起摇头,得了,还是你去吧,难得你愿意表现一回,我们哪可能不把机会让给你呢!
李治看了一圈儿,见没有哪个大将军跳出来请缨,他道:“那看来只有你去了。可是,你既然愿意去,那要朕怎么赏赐你呢?”
王平安已经是辽国公,从大臣封爵的角度讲,除非当异性王,否则就算是再怎么升,也不升上去了。如论官职,他做了门下省的侍中,也没法再升了。不管是爵位还是官职,都不太好再升赏。
换了别的皇帝,既然赏无可赏,那便杀掉算了,可李治是干不出这种事儿的,他可舍不得杀掉王平安这个好兄弟!
王平安忙道:“为国尽忠,何需升赏,臣什么也不要,只求能再为皇上尽忠一百年,那就心满意足了!”
换谁都得这么说,就算心里想要得发疯,可嘴上总得含蓄一下,不能直接就张口要官要爵的。
长孙无忌心中颇有感动,关键时刻,看来还是王平安最能出力啊,而且最捧自己的场,干掉李恪一直是自己最大的心愿,王平安既然肯去执行,那就不能亏待了他!
长孙无忌道:“皇上,王平安忠君爱国,实为我朝臣工的榜样。老臣以为,爵位方面,不如加封王平安为郡王,封地折柳,世镇此地,与国同休。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百姓得知,不论是谁只要一心为国,为皇上效力,那么皇上就不会亏待这个人的!”
李治哦了声,心想:“这是要封异姓王,上一个异姓王是谁来着?嗯,是燕郡王罗艺,可惜罗艺支持李建成,还为给李建成报仇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身亡。要说对君主的忠心,无病远远超过罗艺,只可惜罗艺没得好下场,支持错了人,这个有点不太吉利啊,怕无病以后也会如此!”
自从汉高祖刘邦杀白马祭天,说出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话后,就如魔咒一般,几乎历朝历代凡是被封了异姓王的,都没好下场。当然,也不能说都没好下场,可就算有好下场的,也是战战怯怯地过完一生,深怕哪天皇帝对自己起疑心,把自己给咔嚓了,这种下场,其实也说不上好,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个正常死亡罢了!
李治有些犹豫,道:“封王……这个,要出镇么?”异姓王都要有藩属领地的,如果真把王平安分封到了折柳,那王平安以后就得待在那里了,不得召唤,不能再随便进京了。
长孙无忌早就想好了,这个不成问题,他道:“当然要出镇,不过王平安更擅长文治,而非武功,所以老臣以为,让他遥领藩土,由其子镇守,而他仍旧在京中任侍中之职,更为妥当!”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都说这样最好,还是长孙大人见识高明。他们本来还对王平安能封王这件事,羡慕嫉妒恨呢,可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人人感觉有理。说白了封王,封的不是王平安,而是封的他儿子,可王平安现在没有儿子,就算以后有了儿子,也是皇帝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