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心想:“咱们刚刚烧完人家的国都,把房子都给烧光了,你看看他们哭得那个样子,现在还想招人家当大唐的子民,谁能干啊,就算有几个把卖国不当回事的,可也不见得会很多!”
传令兵下了城墙,把命令传了下去。出乎青州兵的意料,只一谈口粮,又一谈可以成为大唐子民,一开始确是没有多少百姓响应,多数人都是报着观望态度,就算有一些人过来,也都是类似地痞无赖的那种,改朝换代对这些人来讲无所谓的,可他们过来领口粮,却还会遭到不少百姓的冷眼!
青州兵对于这些“勇于投诚”的无赖们态度发生变化,不但把大块的马肉发了下去,甚至还发给他们棍子,让他们去维护百姓们的秩序……情况立即变了!
国家遭此大乱,亡国气息浓重,高句丽的百姓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能活下去,而不是国王是谁,脸面终究是不能当饭吃的,只要向唐军投诚,就能有东西吃,那便暂且投诚吧,大不了等吃饱了,再造反也来得及!
一开始,青州兵要求高句丽百姓在领了口粮之后,对着城墙上欢呼,可随着跑来投诚的人越来越多,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高句丽百姓必须先向城上欢呼,然后才能领口粮,而且欢呼声还必须响亮,否则欢呼也是白欢呼,照样不给口粮。反正人有的是,你不欢呼,有的是人欢呼!
“大唐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上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的大!
没过多一会儿,成千上万的人扯脖子大叫,叫得声嘶力竭,震耳欲聋!
王平安又站回了椅子,望着下面,笑道:“这还象点儿话。很好,非常好。我儿,现在百姓对你欢呼,你是否感到胸中有了浩然之气,想向他们说些什么呀?”
他转过头,看向宝藏王,心里打算着,想教教宝藏王怎么演讲,对着高句丽的百姓乱白话一通,鼓励百姓们重建家园,使劲儿向宝藏王效忠!
可一转头,却见宝藏王摇摇欲坠,站在椅子上直打晃。不仅如此,他还眼中有泪,看样子象是要哭!
王平安大吃一惊,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这副德性,也太没出息些了吧!难道他以前从来没有主持过什么仪式,更没接受过百姓的欢呼?身为国王,主持仪式是必须的呀,哪可能一点经验都没有!
事实就是宝藏王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别说接受百姓的欢呼了,就连男人他都没见过多少个,更加没有看到过城下这么多的人。从小到大,他都没听过什么太大的动静,顶多也就是吃饭时,敲敲饭碗,算是弄出点响动了!
王平安不问他还好,一问之下,宝藏王哇地大哭了起来,叫道:“我要回宫,我要回宫!”这次他说的是高句丽话,叫喊了出来。
王平安赶紧把他从椅子上拉下来,问道:“你哭什么呀,你在说什么呀,说我们大唐的话,不要说高句丽的话,为父我听不懂!”
可宝藏王只是张个大嘴,哇哇地哭叫,却什么都再也说不出来了。
王平安招手叫过通译,问道:“他刚才说什么,可是在说我大唐不好?”如果这宝藏王敢乱说话,那就休怪他不顾念“父子之情”了,非把这不孝的孽子关进小黑帐篷里,饿他几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