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说的这话可是太专业了,普通人刚看到这水车模型,而没有看到实物,就能说出岸高水低这种话来的……那简直就是慧眼如炬,有如神助啦!
长孙无忌脸色转晴,好啊,看来绊脚石不用自己去踢了,治儿要自己动脚了,只是不知他要怎么个踢法!
马周看了眼长孙无忌,又看向皇帝,他见大家都不吱声,咳嗽一声,道:“这不是王平安从庆州送来的,而是吴王送到工部的,又由工部送进宫来,具体的事情,等会吴王来了,自会解说。想必这种水车的发明,和吴王有些关系,他为人聪颖勤奋,以后必会是太子殿下的好帮手。”
他为人比较耿直,当然是相对而言,事实上他也是个老狐狸,但却不象别人那样又奸又滑,别人不说,他便出言提醒,告诉李治,你准备好吧,等会李恪就要来了,你要出手对付他,还望手下留情,他毕竟是你的兄弟。
李治很“惊讶”地道:“这种水车是三哥发明的?他真了不起啊,要是换了孤,那是一定发明不出的!”
马周说的是:有可能和吴王有关系。而李治一句话,就变成了:这是李恪发明的。听着象是随口说说,里面的道道可太深了!
李世民向后一靠,心想:“斗吧,反正都是李家的儿孙,再怎么斗,这江山社稷也便宜不到外人的头上去。”
长孙无忌却心想:“好外甥,舅舅没白疼你,你也学会混淆视听了!”
马周等大臣们则心想:“怕是一会儿吴王要倒大霉啊!”
正说话间,外面有小宦官来报,说吴王到了。李世民一摆手,小宦官立即出去,宣了李恪进殿。
李恪从工部回去之后,便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等着父皇召见自己,宫里一来人,他立即飞奔而来,怀中揣着图纸,准备今天大展身手,让所有人一起夸夸自己,尤其是父皇,他今天肯定会夸自己的,真期盼啊!
进了大殿,跪下见礼,他道:“父皇,不知您召儿臣进宫,有何事吩咐?”
李世民叹了口气,刚才他还可怜李治呢,再在改同情李恪了,这孩子,身入彀中,竟然尚不自知,可怜可叹啊!
他指了指地当中的水车模型,道:“这是你送到工部的?这水车有何特点,说来听听,起来回话!”
李恪看了眼旁边的李治,见李治一脸的沉思,并不看向自己,他心中欢喜,怎么样,被震住了吧,你的头号心腹给了你重重一击,他已经成了我门下走狗啦!原因嘛,是因为一个女人,色字头上一把刀,千古明训也!
李恪站起身,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听从父皇的教诲,事事以天下百姓为先,百姓为水,君上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儿臣读《隋书》有感,要想让天下太平,就得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吃上饱饭,而要想吃上饱饭,兴修水利,增加收入,便是当务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