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又不敢说话,王平安见状,只好一指那个年纪最大的,问道:“你说说,是不是因为这个?”
年长百姓只好硬着头皮说话了,他道:“回大人的话,这大良河的河水深岸又高,所以站在岸边打水,确是不好打,但站在桥上就不一样了,能提上满桶的水。小人们结伴前来,带一根绳子就够了,比站在岸边打水还要快的。”
那个年轻的百姓忍不住了,壮着胆子道:“河边是斜的,站在岸边,人容易滑下去,要是水性不好,会淹死人的!”
王平安啊了声,这才明白,心想:“对这种站在桥上提水的事情,以前还真是没研究过,要不是亲眼所见,光凭想象,连想都想不出这种情形来。”
他又问道:“平常吃水困难吧?那你们浇灌庄稼,也只能这么个提水法?这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啊!”
百姓们一起摇头,年长百姓苦着脸道:“哪里能浇几亩,能浇个几分地,就不错啦。还得靠老天爷下雨才成。”
王平安想了想,道:“今年怕是要有旱情,河水的水位会更低,你们提水更吃力了。对了,这大小良河有没有干枯过,出现过露出河床的事吗?”
年长百姓道:“那倒没有过,从没见这河露过底儿,多旱都没有。不过,要是雨水多时,这河水却是经常漫出来。”
“水灾,会淹没农田住房?”王平安问道。
百姓和官员们一起摇头,车四通道:“王公,咱们庆州这两条河还算太平,本朝没出过大的洪灾,但因水位的关系,取水太费力气了,而且要是修渠的话,还容易改道。前隋时修过的,可能是没设计好,结果河水改道了,反倒弄出了洪灾。打哪儿以后,再就没修过水渠,官府和百姓家都穷,也没力气修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都是钱闹的,现实如此,也是无可奈何呀!
他也摇了摇头,叹口气,安慰百姓几句,让他们尽量留守田园,就算今年出现旱灾,官府也会根据赈灾新法,周济百姓的,让他们不要轻易离开,四下讨饭。
安慰几句之后,王平安便让百姓们离开了,临走时让手下给百姓们每人十个铜钱,算是咨询费了,也可以叫做是压惊费。官老爷只问了几句话,看这些百姓的样子,似乎是把他们吓了个够呛。
百姓们走了,王平安却没动地方,站在桥上,拍着破旧的栏杆,好久都没有说话。官员们都站在他的身后,胆颤心惊地看着刺史大人。王平安越沉默,他们越害怕,这位公爵大人心里想什么,实是难以猜到。当部属的无法揣摩出上司的心思,这可是官场当中最可怕的事,意味着官路堵塞呀!
直站了有将近两刻钟的时间,王平安这才回头,道:“小良河在哪个方向,指给我看。”
车四通赶紧上前,指向西北方向,道:“离这里有两里多地,不到三里的样子。不过小良河比大良河要窄一些,但却更长,贯通大半个庆州,河边的村落也比这里要多些,老百姓的日子,比大良河这里要好上一些,遇上灾年,逃难的人也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