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天,事情更多了,房玄龄将折柳县的事宜一一安排妥当,又下令削去瓜州刺史尤修洁的官职,押送回京。沙州刺史颠颠的跑来,参见过房玄龄和王平安后,自认从此是王平安的自己人,特地推荐了一人,暂代瓜州刺史之职,房玄龄允了,如此一来,瓜州又和王平安扯上了些关系。
原属达颜部的草原,到沙州,再到折柳,再到玉门关和瓜州这一线,几乎全都和王平安有了牵连,差不多可以这么说,这里已然算是王平安的根本之地了。当然,前提条件是李世民不再改封王平安别的封地。
归顺突厥人的安置工作,暂时交给了沙州刺史和古蓝田,只要按着房玄龄安排的注意事项去办,估计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各项事情都落实了下去后,王平安和房玄龄等人,带了一队亲随,返回长安。
能够返回长安,自是人人高兴,关外苦寒,实在是没什么待头儿,还是长安好,要什么有什么。整个队伍里面,只有一个人不高兴,那就是王文度。
王文度象个皮球一样,被大臣们一脚踢出关来,眼前一场天大的功劳,他眼睁睁地看见了,却没沾上什么光,啥功劳也没捞到,还平白得罪了一圈的人。他要是不郁闷,那未免就太豁达了,豁达到了没心没肺的地步。
别人都知道他完蛋了,所以谁也不理他,但也有例外,比如说许敬宗。许敬宗也是个倒霉蛋儿,但他和王文度不同,王文度是入宝山却空手而归,他是连宝山啥样都没看到,还被抓去当了不少日子的奴隶,不是挤羊奶,就是拾干粪了,活罪着实受了不少,回京之后,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两人都是失意之人,所以还算能谈得来,一起吃一起睡,而且当上了师兄弟,被唐玄奘收入门下,做了佛门的俗家弟子。
他俩倒霉,不和别人说笑,唐玄奘看在眼里,立时趁虚而入,和他俩大讲因果报应。于是乎,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他俩一起拜在了唐玄奘的座下。
并且在半路上,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拜师仪式,由王平安主持了仪式,他可是白马寺的高僧。唐玄奘为两人各取了法号。
王文度总是心神不定,耐不住世间炎凉,所以唐玄奘便要为他取名为耐,但耐只有忍之意,却无意气风发,东山再起的含义在里面,“耐”字通“能”字,都有忍受之意,而能却多了有才华的解释,所以最后定名为能。唐玄奘的徒弟是悟字辈的,所以王文度的正式法号为悟能。
许敬宗油嘴滑舌,喜欢拍马屁,这属于心思不净,对修行不利,所以唐玄奘为他取名为净,希望他能干干净净地做人,做个好人。是以,许敬宗的法号是悟净。
本来唐玄奘还想着收王平安为徒弟的,劝他不要再为凡世的俗事烦恼,做个四大皆空的佛门弟子,并想为他取名为悟空,但被王平安严词拒绝了。
王平安的理由十分正当,而且充足,他是白马寺主持的师弟,和唐玄奘同辈结交,岂能做他的徒弟,那岂不是矮了一辈,这大和尚想占他的便宜,他当然不肯答应了。
唐玄奘只好做罢,至于说到房玄龄……人家房玄龄压根儿就不答理他,什么师弟还是徒弟的,上一边儿玩去吧你!
一路上只有这么个小小的插曲,再无别的事情发生,紧赶慢赶,终于在年关之前,赶回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