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王平安亲笔所书,盖着他折柳县侯的大印,绝非伪造。
信上说,折柳乃是王平安的封地,王平安不想让封地受兵火之灾,所以愿意议和,但又怕议和会受到朝廷责罚,所以想和阿史那喜商量一下。
今晚王平安带人来劫营,并不会真的交战,但请阿史那喜假装战败,领兵退回草原,这样一来,王平安就等于有了战功,交战之后,击退了达颜部,必会有所升赏。
只要阿史那喜让王平安立了这个功劳,那王平安愿意秘密交给他两万石粮食,而且从此每年从封地的物产里,交出五千石粮食出来,用粮食换和平,请达颜部不要来攻。当然,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
而阿史那喜只要示弱,说被王平安打败了,不敢再犯大唐天威,诚心臣服,并交些贡品意思意思,那么朝廷便会有赏赐下来,不管朝廷赏什么,到了王平安这里,立即翻十倍,合并到一块,送给阿史那喜。那三千俘虏,王平安愿意一并送回,并且每人送五只羊,用做压惊!
只要愿意合作,那么王平安升官封公,而阿史那喜年年有实惠,两人都有好处可拿!
书信的最后,写着如果你同意我提出的要求,那么请来营前空地上,我们谈一谈,结交为异姓兄弟,如果不答应,请点燃火折,烤一烤信纸,看最后那句话!
阿史那喜看了看这封信,发现信的背面很脏,黑乎乎的。他将信交给那个突厥兵,道:“你拿着,本王要用火烤烤这封信,看看到底还写着什么!”
突厥兵忙拿好了信。阿史那喜晃着了火折,想看看到底能烤出个啥花招来!
谁知,火折一靠近信纸,这信纸突然间就燃烧起来,还发出刺啦一声大响,火苗子窜出,信纸瞬间就烧成了灰烬!
拿信纸的突厥兵大声惨叫,手被烧伤了,火苗子窜上脑门,把皮帽子给燎着了!
阿史那喜大吃一惊,他吓了一跳,身子猛地往后一躲,撞到了木台的栏杆上!看着惨叫的突厥兵,阿史那喜只吃惊片刻,便由大惊转为大喜,冲着手下哈哈笑了起来。
手被烧伤的突厥兵心中大骂,他都被这可恶的信纸给烧伤了,大汗却竟发笑,未免太过无情,十足的混蛋一个!
阿史那喜摆手让这个突厥兵下木台,他则看着木板上那几片灰烬,心中得意,看来那个王平安是真心想要议和了!虽然不知这张信纸为啥一烤就会突然燃烧……当然了,什么纸一烤都会燃烧的,可烧得这么快的纸,却是头回见着!
为什么王平安耍了个花招,骗自己去烤这张纸?肯定是为了毁灭证据啊!不落把柄在自己的手中,免得自己向天可汗递顺表时,顺便把这封信也递上去!只有真心议和,才会有此举动,否则干嘛毁灭证据?
阿史那喜开始琢磨起来,王平安今晚亲自前来,想必是有恃无恐,他得知了自己军队粮草不足,所以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会答应合作的,他稳操胜券,不怕自己不议和!
很好,事实上自己明天就要撤退了,如能在临走前捞一笔好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那两万石粮食,估计是可以拿到手的,至于说以后每年的五千石,那就是扯淡了,王平安腾出手来,整顿城防,操练军队,哪还可能再送贡品过来?不过没关系,这只一次,就捞了不少,足够过冬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