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页

斥候们也是尽数哆嗦,人人惊惧,如果唐军知道了达颜部的底细,那真有可能把他们留在此处,想逃回去没办法了!

原来,曲智茂跑到达颜部的领地后,向他借兵,并且胡乱编造故事。

曲智茂说他轻易地抓住了大唐巡边的宰相,因那宰相辱骂高昌先人,所以一时气愤,就把宰相给杀了,没得到赎金,也就没法让达颜部充当中间人了。唐军在得知宰相被杀后,立即发大兵,围剿了陷空山,他只好逃到这里借兵。

阿史那喜听了将信将疑,没敢立即借出兵马,可曲智茂又说现在折柳那里乱成一团,不信可以派人去看看,城里的那个宰相是替身,假冒的。

阿史那喜最是多疑,他便真的派人去看。可派去的人当然不可能见着躲在城堡里的房玄龄,就连城都没进去。

本来折柳县是最好进的,但由于王平安修补城墙,而且还派人四下抓捕城中的强盗,所以在外人看来,象是乱成一团,又要修城墙防外敌,又要镇压城内的混乱!

派去的人只能在城外胡乱打听一番,得到了无数版本的回答,无法判断真假,又怕耽误时间,只好回报阿史那喜。

阿史那喜一想,如果城里不乱,那个真宰相没死,那附近百姓应该知道真相啊,唐军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可既然当地百姓都吃不准,岂不正好说明大唐宰相死了!

他上哪儿能知道,房玄龄和王文度因为丢人丢大发了,所以低调行事,并不露面的事,还以为曲智茂的谎话是真的呢!

于是乎,他便提兵离开领地,想要趁乱占便宜。既然是来占便宜的,自然要拉着空车来,装满了再回去,所以他并没有带够粮草!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第四百七十五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

尤其是在大冬天的出兵远征,后勤保障更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这样说,寒冬作战,决定最后胜负的,往往不是战士们的奋勇厮杀,而是决定于谁的粮草够不够吃!

谁的粮草足,谁就能支撑得更久,离胜利更近一步!

突厥兵以骑兵为主,人半饥半饱的,还能挺十天半个月的,可马不行啊,马在远征中,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是要喂豆子的,不但白天要吃,晚上还要加料,否则就掉膘,掉的速度之快,简直都吓人!

阿史那喜生性吝啬,让他带兵出来占便宜,那是绝对要精打细算的,他仔仔细细地算过好几遍,兵马到达折柳时,应该消耗多少粮草,而去抢沙州时,又要消耗多少。所以出兵之前,他带的粮草刚刚好,一天不多,一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