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想:“据说汉高祖刘邦的时代,法度不严,有的大臣喝醉了酒上殿,君臣议事之时,议得高兴了,竟会拔出宝剑砍柱子,以至于刘邦不得不下令整治朝纲。以前我一直不信,朝堂是何等庄严的地方,哪会有臣子如此放肆,现在我信了!朝堂殿宇虽小,却装得进天下之人,演得出世间众生百态啊!”
李世民看着大臣们拼命地表忠心,心想:“朕的大臣们,不比前隋的,有耻多少啊!”他将手一摆,道:“朕意已决,无需再议。就由太子代朕去石坑村,将辨证天花事宜进行到底!”
群臣们还待要“劝”,却见李世民一摆手,连忙止住哭声,一起叫了声皇上英明!
李世民下令,大开承天门,他亲自带着李治,从承天门出来,要让李治经由朱雀大街,去那石坑村!
禁军好一顿忙乎,备好车驾,护着李世民和李治,从承天门出来,而文武百官就跟在后面。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弄得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跑出来看热闹!
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绩被气犯病了
禁军们自然知道李治要去干什么,他们护卫在车驾之侧,脸上表脸严肃,而大臣们跟在车后,脸上表情却夸张得如丧考妣,沿途观看的百姓们自然能看出些蹊跷来,纷纷议论起来,都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说来也怪,队伍一路向前,根本就没哪个禁卫或者大臣离开,更没有人向百姓们解释什么。可一路走不出多远,百姓们竟然全都知道了,皇帝亲自送太子出城,要去石坑村,也不知是谁对他们说的!
难道天花是无法预防的?难道说连平安小神医,都对辨证束手无策了吗,竟然要太子亲自去指导,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太子怎么可以去呢,万一他出了意外,那可怎么办?
百姓们叫了起来:“太子,不要去,那太危险了,比皇上御驾亲征高句丽还要危险!”
高句丽是看得见的敌人,只要看得见,就不可怕,而天花恶疾是看不见的,那是排名瘟疫头一号的恶疾啊,怎么能让太子去辨证呢,难道朝里的大臣们都死光了吗!
待上了朱雀大街,前来围观的百姓更加的多了,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叫了起来:“太子留下,太子留下!”
就好象李治要去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大家竭尽全力地挽留,都怕他出意外一样,呼声直响了一路!
出了城门,李治向李世民行礼告别,而李世民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嘱咐了又嘱咐,父子两人眼眶都湿润了,引得大臣和百姓们哭成一片!
太感人了,为了让天下百姓摆脱天花恶疾,皇上不惜派出自己的儿子,大唐的储君,去进行辨证,而太子更是毅然决然,慷慨赴义,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天下有哪个父亲会这样,而又有那个儿子会这样呢!
多么好的皇帝,多么好的太子啊,这是大唐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