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王平安一脸的郁闷,能不见吗,如果不出去见,恐怕马上就会有流言出现,说自己多么的高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不尊重文人士子!那就麻烦大了,流言这种东西,向来是越传越离谱儿,直接把自己传成个混蛋的可能性都有!

他硬着头皮道:“那就出去看看吧,好言好语地请他们走便是。这些人也真是的,我对科考没什么影响力的。求我,还不如去求邱亭轩呢,他将来的老丈人可厉害得很!”

他走出后院,磨磨蹭蹭地进了前院,欧阳利抱着卷轴,在后面跟着!

前后院又不远,他一跨进前院,就见院中或坐或立,等着上百名的士子,个个衣衫整洁,头戴文士巾,腰佩宝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块,不知在谈些什么!

一见王平安出来,这些士子们顿时大哗,纷纷叫嚷起来,争先恐后地跑了过来,叫道:“学生参见王大人!”随即,士子们尽数跪倒!

就象是事先排练好的相仿,士子们一起叫道:“学生肯请领袖,审阅一下学生的诗稿,批评指正,学生感激不尽!”

王平安一咧嘴,叫道:“领袖,什么领袖,我什么时候成了领袖了!”这个词儿有点太大了吧,用在自己身上,实为不妥!

士子们又一起叫道:“王大人,您是我大唐文坛领袖,纵观长安,无出其右!”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群人来求知己

王平安张大了嘴,合不拢,也没法合拢了!自己什么时候成的文坛领袖啊,这个名头按到自己的头上,实在是有些太大了!

此时,他的面前,黑压压跪着一大片的士子,这些士子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希望能给王领袖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能特别关注一下自己,那就更好了!

士子们来拍他的马屁,实也怪不得他们,在现代人眼里,可能是太功利了,但在唐朝,这很正常,甚至说是一种风尚,是士子们进入仕途的正常,且正规的途径!

求知己的方法有很多,归纳总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先扬名,后求知己。这种方法具体操作起来是这样的,先把自己的诗稿发出去,送给人们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酒楼,或者歌舞坊,如果能被班主选中,让歌姬们传唱,那就最好了,名声可以立时传扬出来,这样的做法,所要达到的目地是: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等到名声扬出去后,这个士子便去参加达官显贵们的宴会,或者诗文会,在会上将自己的诗当众念出来,让别人知道,这些诗就是他做的。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地是:那个有才华的人就是我!

比如以后会出现的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等大诗人,用的这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成功的几率很高,很容易一举成名。但对于士子本身的文学水平,要求却是极高,只有大才子,才能用好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