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喝上两口,客气话说上三句,邱问普便将话头引入正题,道:“大人,老夫近日来见有不少逃难的百姓到了我徐州,深恐灾后有瘟疫流行,正巧得到一个药方,堪称良方,是以今日特来向大人献方!”说着他把藿香正气散的药方递了过去。
牛正宏接过方子,看了几眼,他不通医术,看不出这药方的好坏,甚至连这是治什么病的都搞不清楚。
邱问普道:“这个方子已经治好过几个病人,非常好使。老夫想如果过些日子一旦有瘟疫流行,那用这个方子,必可治好不少逃难来的百姓。这个方子呢,是老夫一位不记名的弟子,名叫王平安献上的,他年少有为,很想为朝廷效力,只可惜明年科考的贡举名册上没有……”
牛正宏心想:“来了,拿个破药方当引子,要谈他那点儿龌龊事了!”他可不想听,大声咳嗽了几声。
一直守在门外的绿袍官员应声而入,道:“大人,前面有急事,还请大人速去处理!”
牛正宏一脸的不快,装模作样地斥道:“能有什么急事,没看到本官正在陪邱老山主说话吗?”
邱问普心想:“今天来的不巧了!”他没法将话再说下去,这时要再赖着不走,难免就要讨人厌了,只好起身告辞,打算另找时间再来,再为王平安求名额,绿袍官员送了他出去。
牛正宏又看了一眼那张药方,哼了声,心说:“是宋州和汴州受灾,又非我徐州。就算难民大批涌入,我要做的也不过是稳定粮价。瘟疫?哪来那么多的瘟疫!即使有瘟疫,城中医生无数,也尽可处理得好!”
他把药方随手夹到书页里,冷笑道:“这方子我要是能用得上,我牛字从此以后倒着写!”顺手将书扔进了书架,甩袖出了书房。
第六十四章 进入书院
五里村。杨氏坐在书房之中,为王平安收拾东西,而王平安正在对着一个梳妆盒大小的木盒子发呆!
杨氏道:“儿你明天就要去书院读书了,得准备齐全,那可是咸同书院啊,咱们徐州最好的读书地方,里面全都是大名士,个个都是文曲星下凡。”她看了一眼王平安,又笑道:“平安,你真给咱们老王家涨脸,娘和别人说起这事,别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王平安回过神来,道:“娘,你不用收拾啦,我只是去那里读书,白天去,晚上回来,并不住宿,无需带行李,有啥好收拾的!”
“得把你明天要穿的用的都收拾好,免得出了差错惹别人笑话。嗯,马车也得准备好,还有让丹若和莲雾陪你一块去!”杨氏说道。
王平安笑了笑,母亲喜欢做这些,那随她的心愿便是。他把目光又转回到木盒子上,伸手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小陶罐。
这是一套陶制的小罐子,也就是现代常见的火罐儿。这套火罐儿是外地逃难来的百姓送他的,因他治好了百姓的病,而百姓人在难中,没有钱财相谢,有户人家便把这套极为珍贵的火罐儿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