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页

张恪长长叹口气,缓缓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我本想让你知难而退,没想到……罢了。与其让别人做这个征服者,到不如让给我的儿子!”

……

从这一天起,张恪在喜峰口外,专门辟出二百里的草场,作为专门的训练基地。也从这一天开始,大量招募适应寒冷气候的年轻人,有汉人,也有其他的部族。每一个士兵都要接受最严格的训练。

不光要精通各种火器,学会构筑工事,修建城堡,会说各种语言……甚至还要进行专门的抗寒训练,每天都有人被冻伤冻死。面对如此残酷的训练,作为皇子的玉戈出人预料的都承受了下来,甚至比起普通人更加严格。

整整三年的时间,神兵利器经过了磨砺,露出耀眼的光芒!

玉戈亲自率领着八百名士兵,带上三千匹驮马,向着草原深处进发,这些年不断有“大胡子”出没的消息,他们已经盘踞了北海附近,势力还在快速向东发展。

父皇说的一点不错,大胡子也拥有了征服蒙古部族的能力,不断有草原部族被征服吞并的消息,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频频在火器面前吃亏。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蒙古骑兵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只能被无情淘汰。

玉戈已经不是曾经的冲动青年,他更像一个成熟的猎手,耐心等着猎物出现。

“启禀殿下,有一伙大胡子袭击了外喀尔喀部,杀死部民三百有余,掠走上千马匹,还有大量的粮食。”

玉戈默默念叨着:“这是两个月间,第四次偷袭了吧,真是够猖狂!我就拿你们开刀!”

经过一番分析,玉戈确定了这伙人的下一个目标,八百士兵埋伏在了斡难河畔,这里正是当年成吉思汗即位的地方。

玉戈的埋伏地点选在了一处山谷,他们足足等了三天,一伙有六七百人的队伍,带着数千匹驮马的战利品,潇洒走来。为首的俄国人叫托儿布津,他的鼻子头通红,手里拿着银质酒壶,不停往嘴里倒着烈酒,食道涌起一阵阵火烧火燎的畅快。

托儿布津是沙俄的军中的小官,依旧保留贵族和农奴制度的俄国,没有任何背景的托儿布津想要升官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不得不选择剑走偏锋,离开被贵族把持的军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自从十几年前,东方的货物突然大量流向了西方,茶叶,丝绸,瓷器,三大拳头商品,无往而不利。

西欧的国家纷纷沦陷,社会的上层无不以拥有中国商品为荣,甚至在画家的笔下,众神手里使用的也是精美的东方器物,穿着轻盈的丝绸。

此时的沙俄还是一片野蛮,贫穷而落后,他们没有出海口分享贸易的暴利,也没有足够的金银换来梦寐以求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