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撩错夫君后 谨鸢 1103 字 2024-01-12

三两为群的官员走在千步廊上, 边走边低声议论。

有人说到一半又噤声,跟同僚相视一眼,皆不吭声了。

自从英王豫王出事后, 太子这个储君便大权在握,大臣们一开始还以为是皇帝被伤得心灰意冷,身体又不好放的权。可慢慢地发现并不是想象那般。

特别是最近,太子当朝的许多建议都被皇帝驳回,驳回的理由大部分是站不住脚,针锋相对的味道太过浓郁。

后来就时常传出皇帝在乾清宫里与太子发怒的消息,以上种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还是对太子不满。

既然不满, 太子手上的权,来得肯定不那么正道, 特别那阵子皇帝身体时好时坏。

官员们心里明白天家这对父子关系恐怕比先前更为恶劣,然而如今后宫里哪里还有与太子抗衡的三皇子。

还没成年又痴傻的四皇子么?

没有。

所以官员即便心知肚明, 暗中还是见风使舵, 一脚踏入太子的阵营里。

如今说这些闲话,可以说是变相暗示自己,让自己别太轻易动摇了, 也没有别的选择让他们动摇。

太子总是要登基的……

天家父子闹不和, 总给人风雨欲来的错觉,最近的早朝大臣们都小心翼翼, 不重要的事便不在皇帝跟前禀了。内阁有柳首辅把控, 说到底,禀了也没用,反倒还可能会被皇帝利用自己来对付太子。

到时让太子认为自己对储君不满, 那才是得不偿失。

于是早朝气氛压抑,大臣们在皇帝跟前更压抑,闹得皇帝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而林以安在翰林院,有时免不得会跟着同僚被召到皇帝跟前,他就成了池鱼,没事得挨几个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