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三国]小民之计 分野 1778 字 2022-08-27

陈宫的主张是益州有东州军,诸葛亮多智,必能善加利用,刘备贤名远播,又有天子诏命,一定能化危为安,尤其是荆州无法增兵相援的情况下,诸葛亮和刘备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这观点其他人都赞同,只是像刘表担心的,刘备困在成都回不来,就怕镇守南阳的关羽和张飞乱了阵脚,南阳可是荆州第一道防线。

荀攸不明就里,还建议刘协让关羽和张飞入蜀去帮刘备,好早点平定益州之乱。

可怎么放得?真放了,只怕刘备不出来了……

荀彧便建议用其他人换下关羽、张飞,虽然刘备的兵马是最善战的,原本就该留在南阳更妥当,但这时候也是没有办法了。

刘协采用了荀彧的建议,下诏召回关、张。

刘琦坐镇江夏,刘协便召江夏太守黄祖改任南阳太守,命其率十万兵马赴南阳,又诏张允领五万水军在襄阳南的汉水布防。

刘协一直不大看得起猛将,到这时候才知道关羽、张飞两个人足顶好几万兵马的作用,把他们一撤下来,竟然要顶上去这么多才可以放心。

刘协这一番调拨,曹操高兴了。

“我就说他怎么信得过刘备!我原本还担心关羽、张飞,现在他自己把关羽、张飞给撤下去了,黄祖不足为虑,我想乘着南阳没防备的时候,先打下来!你们谁愿往?”

曹仁、许褚、典韦、张颌等将都站了出来。

曹操看了一圈,指曹仁:“南阳是你丢的,你去取回来,打不下来就不要回来见我了!”

曹仁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曹仁才走,曹操假诏送往益州赵韪处修好,命乐进、徐晃带兵去汉中,协助赵韪夺取益州。

黄祖进了南阳,关羽、张飞领着刘备兵马往南撤回,还没回到江陵,只到襄阳,曹仁兵出不意,竟杀至南阳城下!

荆州君臣意料中的南北大战在如此没有预料的情况下爆发!

黄祖兵马不整,匆促应战,这种情况下,其实只要坚守不出,就是赢,偏偏这个黄祖性子急,曹仁佯攻半天,退兵设陷,黄祖居然开城追杀,结果不提也罢。

关羽、张飞接报,倒是懂得情况危急,急忙率兵驰回,在曹仁之前回到南阳和襄阳之间的小城新野,使曹仁打到新野城下,不能再进一步。

刘协才放下一封战报,又一封到了:曹操和赵韪联合,乐进、徐晃率兵进入汉中,刘备两面受敌,益州的情况更加危险了。

信不过刘备,竟至如此。

刘协半晌无语,早知道曹操难对付,但总觉得还是有能力可以一战的,眼下看来,太乐观了。

曹操兵行诡道,多变而且善变!不提南北兵力悬殊,曹仁才一万兵马,便破了黄祖十万之军……

陈宫道:“皇上万勿灰心,南阳之败,乃是我们预料不及,曹操夺取了南阳,今后必将以南阳为进军据点,虽然迫近江陵,可是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用担心他分兵从豫州攻来了,只要盯死了南阳一线,死守坚战!曹操也就只能占到这一点便宜!”

荀彧道:“公台兄所言不错!新野虽小,周围山形地势复杂,北方骁骑难以施展全力,只要加固城墙,多设伏兵,曹操大军很难跨过。”

刘表也安慰道:“襄阳还有水师防线,皇上不要忧心。”

刘协叹道:“可是益州那方……”

陈宫想了想道:“高顺还带着五千骑兵守在白帝城,那儿并不是非守不可,不如臣往白帝城去,给高顺参谋军机,曹操能和赵韪夹击刘备,我们也能和刘备夹击赵韪,只要赵韪一败,汉中往益州腹地有剑阁天险,曹操就没有办法了。”

荀彧失笑:“温侯竟有奇兵在白帝城?呵呵,公台兄此法,益州无忧啊!”

就连郭嘉都站在一边点头。

刘协便同意了:“荆州现在虽险,益州也不可轻失,传命蔡瑁,点一万水军给你,有你和孔明互相援助,早定益州,朕方可放心。”

陈宫领命,事不宜迟,立即就出城去往水师大营。

接着,驻守新野的关羽和张飞上表,请求去益州援助刘备——

黄忠统管禁军,自然不能调往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