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设定明楼19岁,明诚10岁,明台5岁。

——————————————

明家族人多,中午的合族祭祀结束了,晚上的合家饭各归各吃。明堂惦记怀孕的妻子,下午就赶火车回上海。明镜明楼第二天一早还要上山祭拜父母,便留在苏州住一晚。

明镜事先吩咐了周妈妈做明台爱吃的赤豆小圆子汤,到家时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甜汤。糯米圆子滑溜弹牙,小赤豆软糯香甜,浓稠的汤汁里添了藕粉和冰糖桂花。明台把脸埋在碗里吃得唏哩呼噜,阿诚差点把舌头也囫囵吞下去,舀完最后一勺还意犹未尽地朝明楼的碗里看。

明镜对他摇头:“不可以吃太多,一会晚饭要吃不下了。”

阿诚眨了眨眼,按下满心的希望。

等明镜去了厨房帮周妈妈张罗晚饭,明楼把他碗里的圆子分给明诚和明台,自己从橱柜底下摸出一坛冬酿酒。每年只有冬至前后才能喝到这甜津津的桂花酿,明楼在弟弟们期待的注视下斟满三只玻璃杯。

明镜出来的时候,明楼和阿诚还在碰杯,明台已经趴在桌子上,见了她只会嘿嘿傻笑。

“明楼你胡闹!怎么能给他们喝这么多。”

“一年一次,难得嘛。”他笑吟吟地又给阿诚倒满一杯。

这小子酒量不错,眼睛越喝越亮。

明镜在明楼背上拍了一巴掌:“不许再喝了听到没有,赶紧吃饭去。”

明楼仍是意犹未尽,阿诚已经乖乖放下酒杯,舔舔嘴唇,打了一个飘着桂花香的酒嗝。

晚餐桌上明镜刚哄着明台吃了几口赤豆饭,小家伙就迷迷糊糊喊睡觉。明楼低头躲避姐姐的眼刀,不停给阿诚夹菜。周妈妈是苏州人,烧得一手地道苏帮菜。冬笋片脆嫩爽口,松鼠鳜鱼汁甜肉嫩,阿诚几乎没有伸手就吃遍一桌子的菜,小肚子撑得滚圆。

老宅是三进的院子,后院内宅是一栋两层小楼。明台对老房子挑高的屋梁和空旷的房间心怀恐惧,总觉得那乌沉沉的木隔板后面藏着什么鬼怪,加上明堂哥白天吓唬他说今晚不可以独自出门,他酒醒了几分,抱着大姐说什么也不肯撒手。明镜和明楼商量让周妈妈整理出两间房,各自带着一个小的睡。

阿诚酒意上头,爬上床的时候膝盖在床框上磕了一下,咕隆咚滚进床里边,小脸陷在被子里还带着笑。明楼安顿好他,从房间出来,在走廊上碰到明镜。

“我去看看明天祭祀准备的东西。”

“我陪大姐一道去。”

楼梯过道和回廊两端装了电灯,灯光不甚明亮,在寒夜湿润的空气里拢起一团微弱的光。他们一前一后下了楼,并排走上回廊。

明楼一路都在考虑一件事,这时斟酌着对姐姐开了口:“大姐,明天我想让阿诚在父母面前磕三个头。”

明镜点点头:“是应该让他们知道。”

明楼微微一笑:“谢谢大姐。”

“谢什么。难道你以为我会不同意?”

“姐姐自然不会不同意。”明楼语气淡然。

明镜知道他的心思,轻轻叹了口气:“我们领养两个孩子,不知道缘由的人肯定会拿来比较,我担心阿诚听到了闲言碎语会放在心上。这个孩子聪明懂事,但是太懂事了心事就重,你要多关照他。”

明楼笑了笑:“姐姐放心,我和他说过。就是因为懂事,阿诚才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明镜略微想了想,坦然点头:“总之,在我们家他和明台一样。他该有的我们都会给,明台有的,我们也不会缺了他。”

“姐姐说的是。”

他们穿过角门,走进内堂屋。双亲的黑白照片挂在正厅墙上,旧楠木条案上摆着香炉和水果,这个时节还放了一盆水仙。平时除了看管老宅的佣人洒扫供香,这里几乎没有人进来,空荡荡的屋子寒气侵人。

明日的祭祀备品都在八仙桌上,明镜和明楼分头清点。汤团糕饼、香烛水果、金银元宝,各色供品分开装了三个大木盒,方便提了上山。明镜细细查了一遍,确定数目都对才合上盖子,转身看到明楼背了手站在桌前看墙上的照片。她走到弟弟身边,和他一起站在这寒冷的冬夜里。

静谧中,明楼忽然开口,声音像雪花飘落在夜里:“阿姐,前几日夜里我梦到姆妈了。”

“姆妈牵了我的手在河边走,杨柳枝是绿的。伊没同我讲闲话,我抬头看,看不清伊的面孔。”明楼停顿一下,视线仍然留在照片上,“还好姆妈留了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