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兖州接壤的青州刺史部,有一个男子向着上峰提出了这个建议,却被以青州忙于备战无暇为此而驳回。
他长叹一口气,出帐后见到等在门口的两个兄弟,对上他们关心的眼神,他只得苦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回去再说。
一边走回落脚处,男子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中的一轮烈日。
日光灼目,刺的他想要流泪。
这一刻,他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怀疑,并且产生了离去的念头。
亦是同时,一着褴褛衣衫的男子护着怀中竹简,嘴唇干裂出血,脸颊凹陷,马鞭早就已经遗失,他只能以掌击打马匹臀部,催促着已是蹒跚步行的马匹向着豫州赶去。
公元一九四年秋,东汉末年,风云骤起。
作者有话要说: 蝗虫叫飞虾没错哟……
肯定有寄生虫所以不要生吃哦!基本上陆地上的寄生虫都抗不过高温的。我觉得挺好吃,就是普通的肉的味道啊,如果不知情的话吃下去是觉得不会觉得这个很难吃滴,而且就是普通的高蛋白食品……(其实昆虫一般都比肉类要更好被消化一些捏)对身体也很友好……硬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低胆固醇版的鸡蛋?(思考脸)
第105章 三国(三十六)
曹军与蝗虫的这一场大战, 结束的非常突兀,原因是忽然降下的一场瓢泼大雨。
在雨水的影响下, 蝗虫无法飞高, 但同时,曹军也无法点燃火堆,双方都失去了最大的武器, 只能远远相望。
蝗虫喜旱不喜水,这一场雨足足下了两天,天气放晴后,士兵们叼着飞虾一边咀嚼一边远望,却没再看到往日会看到的黄风, 这是,都死了?
总觉的有些虎头蛇尾是怎么回事!
莫非蝗虫害怕雨水?
当然不是如此。
夏安然直接否认了, 他之前抓了几只蝗虫养在了一个笼子里头, 现在他打开展示给大家看。
里面的场景堪称惨烈,笼子里面遍地都是零碎的昆虫落足,只有两只蝗虫见到笼子打开想要飞出来,被人一下子扣住, 兵士们就见到夏主簿敲了敲笼子,“这里头, 本有十只蝗虫。”
“我们人动的多吃的就多。”他视线从兵哥们虽然平坦, 但是其实吃的可多可多的肚皮上划过“蝗虫运动量巨大,就和我们一样,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食物摄取, 才能供给自己足够的能量,一旦食物不足,它们就会优先吃掉最弱小的同类。”
见兵士们露出了嫌恶之色,夏安然点了点天,“因为下雨,蝗虫们飞不起来,它们所在的地方食物又已食尽,只得互相啃食,故而一场雨后,蝗虫数量确会下降。”
“但是蝗虫绝对不怕雨水!”
“万不可将希望寄托于雨水之上!”
夏安然这些话是有原因的,中国是一个蝗灾多发国,当然不是没有人发现雨水对蝗虫的扼制作用,于是就有人走上了一条歪路,遇到蝗灾,便祭天求雨,更有甚者觉得蝗虫是上天降下的灾厄,是惩罚,觉得只有降雨了才是上天对他们原谅。
简直本末倒置。
不过虽然蝗虫不怕雨水,但是蝗虫卵怕呀。
湿润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会吞噬掉虫卵,这就是自然界平衡的重要性。
正当他在本子上记下回去后记得写一本灭蝗知识普及的时候,忽然见到今日外出巡逻的兵士忽然回转,领头的人马背上前头扶着一个人,马蹄翻飞,竟是直接疾驰入了营地。
定然是出事了。
那人是谁?
夏安然脑中一转,暂且将手中事物交给副手,他第一时间下令“快寻医匠,起炉煮水。”
等医匠被兵士们匆匆请来时,恰巧遇到了来传曹操令的亲卫,医匠又被人搀扶着脚不沾地而去。
半个时辰后,曹操出帐,他着甲胄,跨上绝影,带虎豹营二千人出营北上。
夏安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从曹操的态度和曹纯淡然的表情可得知,应当不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