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王子同舟 朗沁 3340 字 2022-08-27

见惯了满族热辣辣的姑奶奶,如此娟秀温婉,才华横溢的女子,确实足够吸引人。况且紫薇还有着一种,清朗明秀的气韵。

丰升额心动了,当然他知道,他也只能够局限于心动而已。

一想起夏紫薇的身份,丰升额就倍觉黯然。一个汉家的平民女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钮祜禄家嫡子的夫人的。而且就算是紫薇不在乎名分,丰升额也不忍让自己喜爱的女子做侧室,甚至是侍妾。

这样温柔若水且才华倾世的女子,做侧室、做侍妾实在是太委屈了她了。

丰升额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幸好,我只是心动而已。

丰升额收回了自己隐晦的不时用眼角偷看紫薇的小动作,既然一切都还没有开始,那么无论对自己亦或是紫薇都好,丰升额不是那种自私的人。虽然留下遗憾,但是从小的教育让他在心里往往是把家族放在第一位的,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只是令她心动的女子来做出不孝的事情,那话本里书生小姐为了情情爱爱弃家不顾的事情是最令他不齿的,想来也只有嗟叹一番了。

第13章 第十一章 谋划(一)

“嗯……我在京城琉璃厂的铺子进了一些新货,不知道有没有兴趣陪我去见识见识。”夏永璠看到丰升额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奇怪的顺着他眼神的方向看了一眼,嘴角牵起一个诡异的弧度,突然摸着下巴说道。

张顺两个月打听到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假,自己费劲千辛万苦才盘下了在那个人最喜欢的铺子旁边的店铺,想要能够为成功认父,乃至为夏雨荷争得名分,计划想要实行成功,这是第一步!

“琉璃厂啊……”多隆一撇嘴,脸色有些怪异,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可是看到永璠奇怪的样子,闷闷的说道;“行,咱们走吧。”

夏永璠有些疑惑,但是看到丰升额一副有些忍俊不禁的憋笑的样子,心中暗暗泛起了嘀咕。

北京的琉璃厂在现代时就是有名的文化街,经营各种笔墨纸砚、古玩书画,早在清朝初年,就已经形成了规模。

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一路走到琉璃厂,夏永璠拉着多隆和丰升额走进了一家店铺。

“永……永璠,你的铺子是卖西洋货的?”多隆有些新奇的指着永璠的铺子,眼中满是稀奇。

“是呀,怎么?”要不是这间铺子正好那个人的店铺正对面,他还真就不会花大价钱把这铺子给买下来,这地段的地价多贵呀!

白花花的银子被人宰了一刀的花出,当时,夏永璠的心都在滴血!

你当老子赚钱我容易么?

“不错……”看着紫薇盈盈一笑就进了内堂,丰升额有些失落,赶紧转头移开注意力,看着铺子里的货物。

这琳琅满目摆放的全是些大清罕见的怀表、大玻璃镜、壁毯、望远镜之属,原来竟是一家专门经营西洋货的店铺。

永璠来京城已经有段时间了,自然不可能啥事不做,就在京城里多开了家店铺,是专门卖西洋货的地方。早在初掌夏家的财政大权的时候,永璠就开始派人在沿海地区与一些西洋和南洋的商人接触,开始与他们签订了货物买卖的协议,专门代理他们的产品。

当时的清朝商人对于域外之事还是颇有些忌讳的,除了半官方性质的广州十三行外,民间商人肯贩卖西西洋货的着实不多。

一是因为语言不通,关系难搭上;

二是朝廷的态度暧昧,对于经办西西洋货的商家既不鼓励,也没有在名面上惩罚,顶多只是暗地里有些克扣讹诈之类的小动作罢了。

商家最是重利重命的,自然不肯在朝廷对国外商贸往来态度暧昧的情况下大量涉足这一行业的,所以做着进口生意的商家着实不多。

夏永璠前世堂堂硕士毕业,又是国家特意培养的特工,留过洋、出过国,虽然死的时候不过刚刚二十一二,但是却是在外国生活过两年的,是以与洋人打交道对他而言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官府,用银子砸出一条康泰大道不就成了。

本来京城卖西洋货的铺子就少,再加上永璠店里里的西洋货物款式丰富,货也多,这生意也很是兴隆。

其实永璠前世虽然暗地里干得是见不得人的特工工作,但是明面上却是是一个军医,他学的是营养学和养生学专业,说白了就是个类似于食医和保养师的工作,专门在部队的医院里伺候那些年纪大的国家元勋什么的,虽然也曾经研究过中医,但是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商人远远比做一个郎中要更容易得到身份和财富,永璠就算不为了自己的享受也要为自己能够挺直腰板在这个时空生活也要选择做一个商人。

索性他脑袋瓜子本就灵活,虽然是隐于幕后策划的居多名单是凭借着他的头脑灵活,这店铺开的倒也兴盛,尤其是沿海的广东、福建一代都有分店,还一度准备向南洋开设分店,把生意直接做到国外去。

刚来京城的时候,永璠曾经是准备开一家药铺的,可是当他去那坐镇了两天想要重温做医生的瘾之后就再也没去过了。无他,还是这张脸惹的祸,自从他兼职郎中之后,药铺的生意倒是极好,看病的人是一拨一拨的,但是当那些借着看病为由头瞧瞧打量他那张俊脸的大姑娘小媳妇越来越多之后,永璠已经感到有些不妥了,最后还有几个男人在把脉的之时趁机动手动脚被永璠出手教训之后,他就直接关门大吉了。

西洋货物与清朝的审美观不同,多隆和丰升额只觉得那些西洋的挂毯虽然别致但是却不够精致好看,倒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并不差,比如造型各异的自鸣钟、照得人影纤毫毕现的大玻璃镜子,都是新到的货色,看的他们惊讶得合不拢嘴。

“那个人……可真是那家铺子的主人?”趁着多隆和丰升额二人不注意,低声问着店铺的掌柜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