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文士想了想,低声说:“这个,在下猜想……那位公子既然敢在这个时候还来游湖,从气质举止来看又肯定是出身满族八旗的贵胄,看他的容貌、气质无一不是时间罕见,在下猜想……”
他似乎有所顾虑,左右看了看才说:“虽然只是猜测,但在下只能够想到一个人。便是当今圣上的嫡子,中宫那拉皇后所生,皇上亲封的和硕嘉亲王。”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不由议论纷纷,莫非这个已经驾舟远去的青年真的就是那个盛名传天下的隐形太子,爱新觉罗-永璂?
“荒谬!”一个银发老者,突然开口道:“嘉亲王深的皇上信任,近日又被皇上委派了西北赈灾的差事,哪有时间出来游湖。况且以嘉亲王的身份,既是游湖,又怎么会没有侍卫随从?”
第2章 楔子(下)
中年文士似乎想要辩解,但是却又想到了什么,尴尬的一笑,并没有答话,一旁倒是有人愤愤不平插言道:“李先生这么说可就有失偏颇了,听说嘉亲王殿下胆识过人,曾经围剿过红花会反贼,当真是勇猛至极。况且现在因为圣驾南巡的事情,整个杭州府都戒严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说不定刚才那人就是嘉亲王,既是天子之子,自然有百灵庇佑,哪里会怕什么呢。”
其实说话这人也知道这位李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天生嘴碎,但凡有人说了话,就想要驳斥一下,好显摆自己有能耐似的。
李先生是知道他的性子的,闻言也只一笑道:“嘉亲王少年得志,所行却是极为规矩,一步都不肯错。虽无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朝野尽皆称赞,颇有圣祖遗风。而刚才那少年眉宇之间俱是淡漠萧索之色,虽然气度高华脱俗,但却总有那么一股子凌厉肃杀的气质,绝非是嘉亲王应有的贵气和举止。”
那人知道李先生当年曾经在京城为官,供职于翰林院,见过不少达官显贵,说的一定很有道理,虽然仍旧有些撇嘴,但是心底却是服了。
中年文士道:“小生以为,刚才那位公子气质非凡绝伦,通身气派内敛,就算不是和硕嘉亲王,也必定是什么王孙公子。李先生说他不是嘉亲王,那……那他又会是谁呢?”
众人不由得又是一阵议论纷纷,开始猜测那蓝衣青年的真正身份。
李先生若有所思的道:“刚才那位公子……他的样子……”
“哦……难道李先生知道那位公子是谁?”旁人看着老实说一副思索的样子,也纷纷好奇的来询问。
“不……不,应该不可能,可能是我记错了……”虽然觉得十分的相似,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先生也不敢肯定自己刚才有没有看错。
“李先生如果想起了什么,不妨和我们说说……”众人反倒被激起了好奇心,纷纷追问。
李先生微笑道:“没什么……应该是在下想错了。李某在十余年前曾经在京城翰林院供职,有幸见过一些权贵皇亲,刚才那位公子的样子……和李某当年在京城时见过的人有些相似,只是现在细细想来,应该是李某认错了。”
众人猛地想起,这位李先生的确曾经在京城翰林院供职,有机会见到过许多的皇亲国戚。
众人的好奇心更重了,又再度追问起来。
李先生似乎拗不过众人的追问,想了想道:“刚才那位公子俊美绝俗,有倾国之貌,很像……很像是李某当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哲亲王。”
中年文士讶然道:“哲亲王?莫不是那个被圣上追封为哲端亲王的和亲王之子?”
哲端亲王——爱新觉罗-永璠,是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之子,早已经过世多年,但如今提起来,依旧称得上是声明赫赫,天下皆知!
此人堪称一代传奇,是爱新觉罗入关百年来的一代奇人,当年曾经将一直困扰朝廷的红花会反贼连根拔起,剿灭殆尽,民间对其多有推崇,流传着有关他的无数传说版本。
相传他本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远支,被和亲王弘昼过继为玉牒养子之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
相传这位王子有着非凡绝伦的武功,号称满族第一巴图鲁!
相传这位王子容光绝世,恍然有天人之貌!
相传这位王子深的当今圣上乾隆的喜爱,对他的荣宠别说是王府的阿哥,就连一些皇子都颇有不及!
相传这位王子运筹帷幄,曾经数次救驾,更将困扰朝廷的红花会剿灭殆尽,平复大清安宁!
……
相传这位王子,其实是当今圣上乾隆的私生子,是乾隆皇帝与一民间女子所生,为了顾全颜面,这才会被过继给和亲王!
……
这个人,实在是给大清,给民间留下了太多的传奇和猜测了。只是,哲端亲王早就在十几年前就已然逝世,早就已经明令天下,又怎么会……难不成真的只是李先生看错了!
……气度高华,还有一张颠倒众生的脸容,也难怪,曾经远远看过哲端亲王一眼的李先生会认错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