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连日来政务繁身。本宫特地亲手熬了些补气血的汤。想着皇上这会应该还在御书房,便送过来了。不知皇上此刻方便吗?若是不忙,还请公公通融一二。”
福公公正愁没个正经理由传膳,救星一出现,他高兴都来不及了,忙不迭道,
“娘娘说笑了。娘娘亲自过来,皇上哪有不见的?不只皇上欢喜,就连奴才也盼着娘娘常来呢。皇上今晚还未曾用膳,有您陪着,那可再好不过了。”
福公公进去时,宋楚啸正如常批着奏折,并不似他预想中的沉郁。
“皇上,羽妃娘娘给您送来了参汤。是否要奴才通传?”
宋楚啸抬笔,眼睛却仍粘在刚批过的那本奏折上。“嗯。你一说参汤,朕倒也饿了。传。”
“是!皇上这会有胃口,那奴才便命人将晚膳也一并摆了。”
福公公高高兴兴地下去。
皇帝每日用了什么,进了多少都是有数的。吃穿上若出了差错,首当其冲的便会是他这个总管太监。当然了,伺候这么多年的主子,福公公也是死心塌地为宋楚啸好。
羽妃坐定没大一会,三十六道菜便端上桌了。
与以往的帝王排场相比,这已经算是少的。再喜欢的菜式也吃不过三口,不备得多一些,皇帝怕是要吃不饱。
羽妃的参汤被摆在餐桌最显眼的位置上。汤头清亮,调味料少,大多辅材都被沥了出去。
宋楚啸用白玉匙舀了一勺,喝入口中,鲜美顺滑。
“爱妃有心了。”
羽妃握着皇帝的另一只手,柔柔一笑,很是善解人意地道,“国家大事上,臣妾无法为皇上分忧。也只能洗手做羹汤,以聊表心意,让皇上吃得舒心些了。”
人在脆弱时,都会想要寻求温暖和慰藉。男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像宋楚啸这样的男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少会有低谷的时候。就算有,也不能叫身边人揣度出来。
他不需要刨根问底,不需要出谋献策。他所要的温暖,有时可能只是一句关怀的话,一个暖心的眼神,或是一只聆听的耳朵。而羽妃,做到了。
皇帝的心情好了不少,遂闲话家常一般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