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书嗓音洪亮,压过了正闹哄哄热议着的群臣。
“陛下!东昭帝增兵十万压境,欲与我军对垒。而阳城乃天元要塞,不容有失!
兵部上一次为安将军提供补给已是三月前了。打仗期间,消耗只会更大。战事一经吃紧,粮食供应不上,势必是要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马尚书这话,户部官员们着实无从反驳。看皇帝的脸色也知道,这时候还敢站出来争辩的绝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虽然从宋楚煊回京之日起,皇帝便做好了应对东昭会有所行动的准备。但,令他意想不到之事仍然有三件。
第一,晋王府内的细作并非来自东昭,而是龙华国太子。
第二,东昭帝没有对明显处于弱势的汶祁国下手,而是将矛头直直指向了天元。
第三则是在时机的把控上。东昭帝岂能料事如神不成,竟然正卡在了天元国内民心波动的当口。
龙椅里的皇帝正自拧着眉头沉思,下方前排的四皇子宋弈宸朗声开口了。
“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前去阳城,助阵安将军!”
危险在所难免,但这可是挣军功的大好机会。有了军功,他就能比二哥在朝中的威信更进一步了。
四皇子的一名拥趸随即附和。
“陛下,臣也以为四殿下有勇有谋,实乃难得的将才人选。此役若能领兵出征,也将是对四皇子一次极好的磨砺。”
二皇子宋弈昕一脉却另执一词。
“出征沙场岂是儿戏?能为天元国打下胜仗才是关键。这种时候谈磨砺,未免不妥吧?”
“有安将军在前线坐镇,又不是让四皇子单独挂帅,有何不妥?”
“下官斗胆反问大人。若安将军一人足以应敌,那四皇子此去阳城的意义又何在?”
“好了!你们都给朕闭嘴!”
户部与兵部方才为米粮对峙,已经是搅得皇帝烦躁不已。现在又注入皇子间的竞争,喋喋不休,宋楚啸就快爆了!吵吵吵,最终还不是得由他拍板?!
大臣们缄口不言,大殿上立时变得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