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页

李桢的眼色闪烁,似有隐情,赵诚见他极是胸有成竹的样子,觉得十分惊讶。这李桢极有谋略,做事又滴水不漏,赵诚一向十分看重,他瞧见李桢的神色,相信这其中定有道理,更何况将来自己一旦与宋国反目成仇,拿下汴梁易如反掌。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赵诚口中仍同意道:

“孤差点坏了盟约,失信与贵上,恕罪、恕罪。”

左右心腹诸将虽然都不满,见自己的君上如此说,也不好表示异议。那赵葵闻言心花怒放。

“国主圣明!”赵葵大喜,赵诚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上升了一万八千尺。

“金人愿降于孤,那么贵军暂且回避,待孤将城中军民稳住,再将汴梁城还给贵军,可好?”赵诚又道。

“多谢、多谢,国主真乃信人也!”赵葵忙道,“赵某虽是外邦之臣,但能在大秦国国主麾下联合作战,真乃三生有幸也!”

当下赵葵兴冲冲地出去,将自己的军队从几个城门撤除,让出地方好让赵诚接受金军的投降。

待他出了秦军的帅帐,叶三郎忍不住跳出了大声地质问:

“李大人,这是为何?我军岂能为他人作嫁衣?”

众人都表示不解,这到嘴的肥肉,岂能这样轻易地让出,况且因此夺了汴梁,宋人也没有什么话说。

李桢好整以暇地整整自己的戎装,气定神闲地问赵诚道:“臣敢问国主,存地而失人与存人而失地,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人更重要……”赵诚恍然大悟,“干臣是说城中的百姓?”

“正是!”李桢脸上挂着很自负的笑意,“臣听说这汴梁城中的百姓、官绅、残兵,不下五十万。城中粮食马上就要耗尽,此时交给宋人,我等便可看看,赵葵如何养活这五十万张口!”

李桢一语,让众人恍然大悟,李桢不愧是表字为“干臣”的。

“承旨大人的鬼点子就是多啊!”叶三郎上前拍了拍李桢的肩膀,差点将他拍坐到了地上,“叶某应该拜承旨大人为师,学点真本事。”

“冠军侯客气了。”李桢有些得意,“不过,李某怎敢当冠军侯的师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