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馆阁之职虽然听上去不错,一经入选皆成名流,但按照赵诚的做法,终究属于闲官,非有过人之能,恐难有出头之日。一边是科举要开,另一边是进士们也需安排,赵诚又不认为进士们都是大贤,但大秦国的文化事业需要有人去做,交给这些人也是人尽其材,现在还谈不上冗员之弊,有许多人只能老于文字。

“昭文馆,孤将以一相臣兼领昭文大学士,以新科进士之才充之,负责采访民风、关怀民生、清议朝政、针砭时弊、揭发奸佞。”赵诚道。

“这不都成了御史兼谏议大夫?”耶律楚材奇道。

“对,昭文馆之选应人人都是御史与谏议大夫。”赵诚道,“昭文馆并不需上报奏折,只需每旬办报纸一次,刊发天下有识之士文章,以供朝廷参考。报纸类比邸报,却可对外售卖,仅收取刊行所费,一可令士农工商及地方官吏皆知朝廷律法、时政、举措,二可供朝廷体察民意、民生与实际,三可揭发官吏不法之事,检讨朝廷失政之处,还可刊登经义、诗赋、逸事等等。此神仙之职也!”

神仙之职?赵诚自言自语,果然令殿中诸人神住。负担此职的人地位将十分超然,有国王的支持,怕是上自中书令,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这个新职位的关照之下。赵诚也只是先提出来,尔后才会逐步完善,使其不成为大臣们相互攻击的地盘。

只是这职事与耶律楚材的主持的御史台有交集,但方才赵诚也说了,若是御史们也是贪、昏、庸、骄之辈,则御史再多也无益处。耶律楚材没有理由反对赵诚这一别出心裁之举,否则会让所有人怀疑他真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密。耶律楚材是宁可头断,也不愿让名声受损,况且整顿吏治,令政治清明百业大治,也是耶律楚材所希望的。

“果然是神仙之职!”于是,耶律楚材主动站出来表示赞成,“臣赞成!”

赵诚不想让耶律楚材有别的想法,遂道:“监察百官本就是御史之责,晋卿就领这昭文大学士之职!”

“遵旨!”饶是耶律楚材,心中也是欣喜。这是大秦国的第一位大学士。

“恭喜耶律大人!”王敬诚等人祝贺道。

“多谢国主厚爱!”耶律楚材冲着赵诚躬身致谢,又对余人连连表示,“多谢诸位同僚谦让,在下还需诸位多多关照一二!”

程亮见众人似乎将自己忘了,又听赵诚提到办报纸这一创见,心中也是猎奇。又得知赵诚提到要挑选新进士入昭文馆,他觊觎这一新职位。

“程状元有无意愿进昭文馆,为朝廷拾遗补缺?”果然,赵诚问道。他见程亮对时事关心,又心思宽泛,就有了让这个状元郎入昭文馆的打算。

“臣愿意!”程亮连忙答应。

第八十一章 会盟(六)

大宋国使者苟梦玉正在与秦国礼部交涉,他虽然口锋极紧,却也暴露了他急于达成协议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