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

金国一败涂地,三峰山之战,金国损失了最后一批精兵。然后又一再地失地,最惨的是百姓屡遭屠杀。金关陕总帅徒单百家奉命回援汴梁,尽撤潼关、蓝田、与其他各关的守军,总共凑集了步兵十一万,骑兵五千。不料,准备帮助徒单兀典押运粮食,同回汴梁,随同粮食。一齐被蒙古少数骑兵冲散,消灭。于是,只有少量象征性的军队把守的潼关自动向蒙古军投降。许州(今河南许昌)也发生兵变、投降。

窝阔台与拖雷已经将汴京城团团包围,金国皇帝完颜守绪与后妃聚在一起,以泪洗面,他先想偷偷自缢,被救下,后想跳楼自杀。又被救下。有臣下一针见血指出:“今日之事,皆出陛下不断,将相怯懦。”这无疑是事后诸葛亮。

汴京城城坚池深,金皇族之人白撒又加强了防御工事,又使用了“震天雷”与“飞火枪”。白撒的方略,第一是决黄河,想用黄河的水来环绕汴京城。这件工作还未曾做好,蒙古的骑兵已到。半途而废。结果白白死了很多民夫。第二是放弃在卫州(今河南汲县),把当地的城防用具与兵丁搬来汴梁。第三是。不守术虎高琪当年监造的里城,而改守周围一百二十里长的外城。城内原有的兵仅有四万,加上卫州以及沿河若干屯的兵四万人左右,又征召了壮丁六万左右,也算是有了十几万兵。另外,分配了四千名“飞虎军”在四面,每面以一千人作为救应。兵力有些捉襟见肘,里城与外城通道狭窄,救应往往不及。尽管这个防御工事也有不太合理的地方,又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但蒙古军并不能一攻而破。

与城内的皇帝不同,城外的所有蒙军上下都觉得大局一定,十分地轻松。拖雷看着蒙古军与汉军轮番攻城,城内城外喊杀声惊天动地,心中十分得意。这一战自己居功至伟,这个汴京城虽然坚固不易攻克,但胜利已经在望了,只是早晚的问题。不过,窝阔台一个命令让他地心情由喜转怒。

“拖雷,眼下大局已定,我们这么多人马不必守在这里,风吹日晒,徒耗军资。夏天到了,汉地的酷暑让我难耐,我看你不如将自己的军队交给速不台管,你随我北返避暑,我们还可以去打猎消遣一番。”窝阔台笑吟吟地道。

他的口气像是商量,但拖雷知道他的意思其实是不可违背的命令。

“可是这大城我军眼看就要攻下了,马上就要捉住金国皇帝了,到那时整个中原将在我们蒙古的掌控之下,这是何等风光和荣耀的事情啊,我们父亲地遗愿就要实现了,汗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想着北返呢?”拖雷道。

窝阔台脸上显出一丝不悦之色:“弟弟劳苦功高,三峰山一战居功至伟,我让你随我去避暑,就是为了让你歇息一段时间。你看,你都瘦了。”

左右有人拍着马屁:“大汗对拖雷那颜实在是太关爱了,这兄弟之情真让人钦佩啊。”

众人都附和着。拖雷不敢和众人唱反调,只得顺水推舟,答应将自己军队中的部分留下,自己与窝阔台北返。

第十二章 流血的草原(二)

傍晚,哈喇温山(大兴安岭)西南麓,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的牧民正在准备着晚宴,以庆祝春天的美好。

哈喇温山是蒙古的极东之地,正如沙漠将蒙古与南方中原分隔,或是阿勒坛山(阿尔泰山)将蒙古与西域分开一样,哈喇温山两千多米的海拔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也将蒙古与辽东隔开。哈拉哈河从哈喇温山峻岭中奔流而出,注入捕鱼儿海。这个湖泊的东部靠近山岭的地方,则树草渐生,绿意盈盈。而这片地区的西部较为贫瘠,是一片夹杂着众多咸水湖泊、池沼的半沙漠地区,连接着直到西域的无穷戈壁与沙漠。

铁穆的军队正是利用沙漠的掩护,循着古老的商道来到这里的,这是一次艰苦的行军。眼下他的干粮已经用尽,因为他的计划就是就粮于敌,为了达到自己出其不意的目的,他不带任何辎重。数千里长征,这是铁穆成为一名军人以来,最长的一次行军,然而却是他最为兴奋的一次行军,因为从今天这个夜晚起,他复仇的愿望真正得以实现了,他会将自己所有的伤痛与怨恨加诸于蒙古人之身。在这片成吉思汗曾经被王罕打败而不得不停留过的地方,铁穆命令军队等待夜晚来临的时刻。

捕鱼儿海以北,哈喇温山的西麓居住着最大的部落——翁吉惕部,这是成吉思汗正妻所出身的部落,成吉思汗崛起后,他们与孛儿只斤氏通婚联姻,成为成吉思汗事业的支持者和受益者。如今正是因为这个部落与孛儿只斤氏的联姻关系,这个部落在蒙古国的地位十分尊贵。部落已经是一个过去的名词,准确说这里成为蒙古可汗旗下用千户制度管理之下的翁吉惕家族世袭统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