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十条两百吨级别的鱼雷艇,对于美国庞大的太平洋舰队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金梅利上将扫了一眼后,心中冷声地哼了一声,就一略而过。
让上将稍加留意的一条旧情报,是四月份时,一艘来自德国的女武神级防空巡洋舰芙蕾雅号,在四月份时结束了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四月中旬往日本进行访问,四月底宣布离开日本,然后就不知所踪。
芙蕾雅号只是一艘排水量在七千五百吨左右的防空巡洋舰,他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对美国海军造成威胁。“突然失去踪迹”虽然令人怀疑,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有可能这艘军舰正在依据柏林的命令,在太平洋上搞一些小动作。但以美国海军如今如日中天的优势来说,这些小动作也不过是苍蝇在嗡嗡叫罢了。
金梅利上将左想右想,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是多虑了,目前太平洋很宁静,日本人被吓坏了,英国人的舰队都缩在新加坡港里,他的舰队现在很安全,无需多虑。
抱着这样的想法,金梅利上将收拾好桌上的文件,熄灯睡下了。
第366章 日德联合
1907年日俄战争中完胜的日本帝国制定了新的国防战略方针,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国被列为新的假想敌国。
但由于与美国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日本海军绝对无法拥有和美国海军相等的力量,日本出动主力舰队硬碰硬地攻击美国本土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灭,那么在实力不敌的情况下要想击败敌国只能靠守势战略,即以逸待劳来获取胜利。于是日本海军决定照搬日本海大海战的经验,在日本近海动用全部力量和劳师远征的美国舰队进行一次命运大决战,一锤定音,这种战略思想就叫作“迎击决战”。
其主要战法是:日本集中舰队的主力于日本近海(当时预先判断的决战战场是小笠原群岛附近),并把各水雷舰队分散在邻近海域,在可能海域用强力侦察巡洋舰组成大范围搜索网,在发现敌舰队以后马上集结巡洋舰对敌舰队进行水雷战强袭,打乱敌舰队的阵形并尽可能的削弱敌方军力,其后再投入主力舰和敌人进行舰队大决战,这时预想双方实力就几乎相差无几了,而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就有比较大的可能性去赢得决战的胜利。为此,日本一方面强化其水雷战队的实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八八舰队计划,以期能在局部上保持对削弱后的美国远征舰队的优势。
而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使日本想在局部战场和美国海军以同等实力进行决战的梦想破灭,因为其主力舰只总吨位只能达到美国主力舰只总吨位的60%”,于是日本修正“迎击决战”战法为“九段渐灭作战”战法,不单纯依靠最后的大决战,而是,利用从潜水舰到战列舰的各种海军兵器,分段逐次地消灭美国舰队,其中的关键核心为四支打击力量。
即:远洋潜水舰部队,岸基航空兵部队,强力水雷战队,主力舰部队,他们都担负着所谓的渐灭作战任务,既在不同的阶段打击敌方舰队的任务。
其主要作法是:第一段,远洋侦察与打击,日本海军预测,一旦日美开战,美军舰队主力将从西海岸移师珍珠港,此时派出远洋潜水舰严密监视美主力行动,并寻机袭扰。
第二段,集群雷击,美舰队由珍珠港驶出后,立即使用大批潜水舰轮番攻击米舰队;第三段,迟缓登陆,当美国舰队接近马绍尔群岛,准备登陆前,以潜水舰部队再次予以攻击,削弱敌人并迟缓敌人登陆,争取时间;
第四段,内南洋前哨战(这也是九段作战的预想主战场,需要大量消耗敌人实力的区域)美军开始进攻内南洋诸岛,此时以超级战列舰(即大和级战舰)加上空母与以攻击,使敌舰队混乱;
第五段,内南洋潜水战,由潜水舰部队痛击混乱中的美国舰队;第六段,航空攻击,内南洋陆基航空兵力全力攻击敌军舰队,给予敌舰队最大之杀伤;第七段,内南洋水雷强袭战,日本海军主力夜战部队,将对美舰队发动夜间水雷强袭;第八段,内南洋机动作战,主力空母机动部队全力攻击敌舰;第九段,最后大决战,战舰部队终于登场,扫清最后的残敌,日本海军大获全胜……
而在1938年,大和抚子(李华梅)这个不科学的舰魂存在加入日本海军后,针对她可怕夜间的索敌能力,日本人在原有九段渐灭作战思想,围绕着大和抚子阁下逆天的索敌能力,又进行相应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