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恢复实力,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英国船厂完全是以战时的速度在疯狂地抢造军舰。不光是为了应付堵在家门口的德国海军的缘故,同样也是为了拥有底气,好能尽早废除万恶的《英美华盛顿协议》。

到1942年四月,随着多艘主力战舰的陆续加入现役,以及和德国人的关系有所好转,加上日本方面又表现出对美国海军的重重敌意,英国人认为单方面废除《英美华盛顿协议》时机已经到了。在宣布废除这份协议之前,英国人想通过这次的阅舰式,向美国人秀秀自己新长出来的肌肉。

此次阅舰式,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和三艘光辉舰航母全部出列,而德国方面,也友好地派出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前往现场帮忙“助兴”。除此之外,现场参加阅舰式的还有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和海军最高司令官雷德尔元帅。德国人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表示出“英德间的友好”。

事后,戈培尔在公开的演讲中,先老调重谈地扯了一阵英德友好的废话后,雷德尔司令则站出来,对现场数千名英国民众的面,宣布了英德两国刚签定不久新的《英德海军条约》,依照新的条约规定,德国海军的水面舰的规模。将保持在英国海军八成左右,而这份协议的有效期为五年。

到目前为止,德国海军主力舰对英国海军主力舰,仍然保持着数量上微弱的优势。但两国船台上在建中的军舰数量,却是英国海军占了上风。自从去年美国通过庞大的造舰预案后,英国人也随之紧跟而。高调地宣布了自己的海军复兴方案,当时英国上下甚至高声喊出:就算花光国库里的最后一个金币,大英帝国的海军也要恢复昔日的荣光。

而欧洲的另一个海军强国,在这场海军盛宴中却始终不声,直到这一天才有声音发出。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德国海军发出的声音,居然如此地“低调”,竟是自我限制海军的扩军方案,着实让全世界都闪瞎了眼。

但汉娜没有让德国加入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狂潮。没有疯狂地大造军舰,实在也是迫不得已。

德国最大的敌人,终究是东边那头已初步完成军事准备的北极熊。现在时间已是1942年四月,苏德间依旧和平,巴巴罗莎行动没有发生。就目前的情况看,苏德间还会继续“和平”下去。只是在这样“和平”的大前提下,苏联会造出多少辆的t34坦克。

历史上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光是bt5、bt7以及t26这样的坦克,制造的数量就接近两万辆。以斯大林的性格和毛子的天性。他们不造个上万辆的t34海,简直就不配叫蒸汽压路机了。为防患于未来,德国方面将军费向陆军转移也是必然的。

1941年时,t34坦克完成了设计,开始在苏联大规模地量产,历史上到当年六月就造出了一千多辆。尽管这个位面苏联在三十年代被林汉一家人坑了一次。工业化进程有所延误,但影响并不太严重。对德国来说,苏联t34坦克海的威胁依旧巨大。

为了对抗t34,德国新一代的三十吨坦克发展计划,也在1941年时完成。新一代三十吨坦克全重三十五吨。主炮是一门88毫米56倍的坦克炮,其性能可以视为德国版的装着88炮的59式坦克,就性能而言,该型坦克远胜目前的t34-76型,就算面对未来的t34-85型也有较大的优势。

该型坦克几乎是和t34同时开发完成,1941年三月后开始量产。但汉娜很清楚,资源有限的德国,不可能象苏联那样疯狂大玩坦克海,因为无论是油料还是国力,德国都不可能象苏联那样疯狂地堆出上万辆t34,更不可以在大玩坦克海的同时,还要和英美比拼海军,所以她必须做出取舍。

现在德国海军的家底是四艘主力战列舰和四艘大型战斗航母,未来的两年里,德国海军只会再得到两艘大型航母加盟,除此之外不会再有新的大型战舰的建造计划。

由于军费开始向陆军倾斜,未来几年里英国海军的主力舰吨位超过德国海军是必然的。既然如此,倒不如趁机卖英国一个空头人情,借此改善一下双方的关系,同时让英国人更有底气撕毁《英美华盛顿协议》。

在今年二月份时,美国特使曾访问德国,故意地对德国提出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国际化的设想,其根子无非是想拉拢德国向英国施压,逼迫英政府不敢撕毁《英美华盛顿协议》,但汉娜不为所动,反而在事后将这条情报泄露给英国人,更在赫斯访英结束后,公开发表声明维护英国人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上的利益,借此继续离间英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