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伍家常年和英美商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据1834年的美国报纸报道,伍秉鉴的财富有2600万墨西哥银圆。约相当于今天的50亿人民币。在波士顿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美国商人欠他72000两银票,滞留广州,无法回国。他闻知当面把欠条撕了,说账已经结清了,你高兴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伍家的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所以菲尔德才会想到游说伍家参与大西洋电缆的铺设投资。

但广州之行让菲尔德很失望,伍家的现任浩官伍秉钧拒绝了这次投资,原因就是伍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没有勇气做这么大的投资了。作为封建王朝没落时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鉴所积累的财富注定不会长久。就在他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时,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尽管伍秉鉴曾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但这丝毫不能拯救他的事业。由于与英国鸦片商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还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

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纷纷破产。更致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

近年来江南闹起了长毛,为了应付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巨额摊派,昔日风光无限的伍家已经焦头烂额,近期伍家又捐了一笔巨款替广东水师招募红单船,组建水师船队北上,伍家已经不堪重负,根本不可能投资什么大西洋电报电缆了。一无所获的菲尔德只得跟着公使马沙利到上海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找到新的合作伙伴。

听完菲尔德的介绍之后,萧云贵又和洪韵儿小声商议了几句,最后萧云贵呵呵笑着问道:“菲尔德先生,你那电报电缆投资还需要多少资金?”

第二百零九章 巨额投资

菲尔德原本对美国公使马沙利安排给自己的这个任务很不满意,在他的想象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反叛者只会带来破坏和杀戮,他之所以出现在漕河泾完全是因为他想把自己带来的为数不多的货物卖掉。

再和叛军首领见面后,这位相貌粗鲁的叛军首领表现出了相当的文明程度,他和几个英国人、美国人都是行的握手礼。在随后的交谈中,菲尔德发现这位首领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夫人,而且这位英姿飒爽的夫人还会英文,所以当这位夫人问起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菲尔德忍不住说出了内心的沮丧。

菲尔德并没有报多大希望,他纯粹只是一种倾倒苦水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失望,可没想到叛军首领说了一句蹩脚的英文,他听懂了意思,那叛军首领竟然问自己大西洋电报电缆投资还需要多少资金?菲尔德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望向了西王夫人,她是翻译,应该能给出准确的意思。

洪韵儿有些想发笑,这个不学无术的混蛋,刚才和自己短暂商量了几句,两人一致认为投资一部分钱到这条电缆上,将来可以有一些回报。萧云贵就用自己蹩脚的英文说了出来,结果菲尔德似懂非懂,洪韵儿忍住笑,郑重的又说了一遍。

菲尔德非常激动,他站起身大声说道:“西王阁下,这条电缆还缺四百万银元的投资额度,要是能有这笔钱,我就可以马上回国开始准备工程开工了。”

萧云贵微微一惊,这笔投资还真是不小,四百万本洋银元换算成银两差不多就是二百七十余万两,他现在虽然有钱,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也是有些肉痛的。但一想到将来电报电缆带来的高额回报率,萧云贵还是咬牙说道:“菲尔德先生,这笔投资算本王的,我们谈一谈将来如何收取回报的问题吧。”

菲尔德非常激动,这个海底电报电缆的工程的预算是六百余万美元,换算成墨西哥本洋是一千余万银元,七百余万两白银,他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也还差一大半,随后他在美国、欧洲等国的银行、商行、公司进行了游说融资,但很多人都不大看好这个投资项目,认为菲尔德是个疯子。他妄图以一根小小的电缆越过大西洋,还有什么比这更疯狂的么?头脑冷静的人们想到的是大洋那变幻莫测的气候,铺设海底电缆还会遇上种种不为人知的技术难题,在这个时代疯狂的想要铺设海底电缆的难度不亚于后世把人送上月球的难度。所以菲尔德的融资很不顺利,四百万两银元的投资差额是非常巨大的一个窟窿,本来按照历史的发展,菲尔德回到美国后,他会遇上一些有识的美国商人加入融资,但在上海他遇上了萧云贵和洪韵儿两人,结果也就改变了。

萧云贵和洪韵儿有一次使用了穿越者的优势,洪韵儿不但知道菲尔德十三年后一定会成功,而且这根小小的电缆让菲尔德得到了巨大的投资回报。眼下来往新大陆美洲和欧洲之间的航线,最快的船也要一个月,也就是说你要带一个消息到大洋彼岸,需要等待两个月的时间才会有回音,但电报电缆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时间,很多公司、商人、甚至是平民百姓都会使用到电报,在当时通讯技术基本空白的年代,每个电报字母都是金钱收入啊。

所以,萧云贵和洪韵儿商议后,两人决定投资这个买卖。洪韵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抓住机会投资,以便将来得到巨大的收益回报。而萧云贵这厮打的主意却是投资一部分钱出去,将来要是造反不成功,自己也可以带着四眼妹逃到美国去,这笔投资将来足够两人富贵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