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臣亦有八百庄园护卫、奴仆愿意供王上驱使!”
“臣有五百,愿意为王上效劳!”
贵族大臣们纷纷“慷慨解囊”,谁也不例外,黄歇暗暗计算了一下,在座的大臣们刚才已经凑出了一万私兵,虽然不足以扭转战局,但也让楚国的底气平添了不少!
三闾大夫略带挑衅地望了眼黄歇,说道:“左徒大人,在座的诸位大臣已经交出了所有的护院、奴仆,但即使如此,郢都也不过四万大军而已!这样,安能解蓝田之围?左徒大人总不至于想要带着一两万大军去蓝田堵截韩军吧?”
很显然,三闾大夫昭文抓住了黄歇要救援蓝田的话语,逼黄歇出丑。黄歇自然不会上当,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地说道:“王上,臣以为,当速调夷陵、巴东守军入郢,如此,郢都有五万大军,可保万全!这五万大军,两万大军北上,声援蓝田,三万留守郢都!”
楚王连连点头,郢都的兵力多了,自己也安心。说到底,黄歇的计策是挤出两万大军北上蓝田,对郢都的防务其实没有影响!楚王自然愿意用蓝田来拖一下韩军的速度,当即应允。
昭文这才意识到,转了一个圈,黄歇的想法其实和令尹芈梁如出一辙,都是要救援蓝田。不同于芈梁,黄歇还打消了楚王的疑虑,顿时有上当的感觉。
未等昭文反对,黄歇意味深长地望了眼昭文,说道:“三闾大夫提出向景阳将军、安平侯求援的建议,臣深以为然。向齐国施压更是妙计!不过,这个计策若要奏效,非一月之功不可。所以臣以为,向蓝田派遣援军更是很有必要。”
“三万大军都于事无补,这两万大军怕是更难解蓝田之围吧?”昭文阴阳怪气地说道。
黄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三闾大夫,我可从来没说要解蓝田之围!”
“你!”昭文顿时语塞,意识到自己被戏耍了,但在朝堂之上,又不好反唇相讥,当即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那这两万大军北上又有何用?”
楚王也是好奇地望向黄歇,心里已经断定,黄歇绝不是简单的声援,否则,绝不至于此。黄歇望了眼群臣,不急不忙地说道:“敢问诸位大臣,郢都距离蓝田不过两百里之遥,可如今并未有韩军南下,这是为何?”
群臣纳闷黄歇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当即有人嘟囔道:“左徒大人为何有此疑问,韩军没有南下自然是因为没有攻克蓝田,担心被切断归路啊!”
黄歇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蓝田未破,韩军故不敢南下进犯郢都尔!不北上派遣援军,蓝田不能久守矣!诸位大臣可能认为,区区两万大军于事无补,可臣有一计,可令韩军攻势放缓,为景阳将军、安平侯回师争取时间!”
“爱卿有何妙计?”楚王不由自主地前倾身子,大喜道。
“臣不敢言!”黄歇长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