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乎?齐国要遣先生来?”赵王故意揶揄道。

鲁仲连神色不变,从容不迫地回道:“不急!”

赵王笑意更浓,道:“燕、楚伐齐,齐国往来奔走的使者不绝于履,如此还是不急,寡人很是佩服贵国啊!”

鲁仲连不怒反笑,恭敬地回道:“王上也知道燕、楚伐齐,齐国不能久支。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一些大臣上书齐王,请求向燕国割地,请其退兵,齐王犹疑不决。齐王之所以不答应,乃是因为士卒效死,战况不急。等齐国真的着急了,齐王自然同意此见!”

赵王脸色一变,尴尬道:“不知所割之地何处?”

“河西百里之地乎!不多不多!”鲁仲连不以为意地说道。

赵王心里暗慌,如果让燕国得到了这百里之地,燕国距离邯郸就更近了!更重要的是,再往南二百里就是中原的腹心之地,燕国完全可以参与到中原的战事当中,与列国争雄。赵国想要攻打齐国的话,再也不能经河西之地,而是要走平原或者聊城。甚至于,燕国有把赵国一分为二的危险!

“河西之地肥沃,割之岂不可惜?”赵王试探性地说道。

鲁仲连心道重戏来了,立即变得痛心疾首,说道:“虽然心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齐国毕竟弱小,这些年燕国秣马厉兵,着实厉害。南面又有楚国作乱,齐国南北不能兼顾,只好臣服燕国,全力对付楚国!”

赵王这时候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齐国怎么不向寡人的赵国求援呢?”

齐国臣服燕国?这样的场景赵王想想就觉得可怕。当时五国伐齐,打败了下齐国后,秦、韩、魏、赵四国就各自回家了。哪里想到燕国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弱胜强,差点灭亡了齐国。幸亏燕昭王死得早,齐国又冒出来一个田单,打败了燕军。否则,山东(太行山以东)就会出现一个庞然大物,称霸中原。现在想想,赵国还觉得后怕。如今燕国死灰复燃,派遣大军南下攻打齐国,应该就是一种试探了。赵国、魏国反应不大的话,燕国就可以逐步加强兵力,蚕食齐国。赵国、魏国反应激烈的话,燕国只能是暂且放弃向南扩张。

在赵王看来,齐国眼下的危机自己正好利用一番,警告下齐国,让齐国意识到,谁对齐国更加重要。但眼下齐国迟迟没有使者前来,倒是来了一个隐居的名士。万一齐国因为赵国前不久歼灭了三万以上的齐军而对赵国心生嫌隙,以为无法向赵国求援,那赵国岂不是冤枉死了?!

赵王的这些小心思,平原君和鲁仲连自然是不知道的。鲁仲连只是觉察到赵王的语气明显松动了,看来赵王也很想援救齐国,只是抹不开面子。

“王上愿意援救齐国?”鲁仲连故作惊喜道。

“咳咳”,赵王是说出那句话后就后悔了,但木已成舟,干脆也不扭捏,大大方方承认道:“寡人正有此意!先生意下如何呢?”

鲁仲连作揖道:“王上高见!若是楚国伐齐,王上大可不必理会。但若是燕国伐齐,王上若是不救,恐为赵国祸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