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苦等了一个半时辰后,段干崇姗姗来迟,将魏冉的来意转述一遍后,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安静当中。

魏王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道:“秦国想要和我们魏国连横,这倒是少见。寡人本来以为,秦国至多不过是想要拉拢我们,让我们保持中立,互不侵犯。如今却是要我们弃韩连秦,诸位爱卿对此事怎么看?”

信陵君魏无忌苦涩一笑,说道:“王上!函谷关、河东皆在我们手上,秦国若是要我们中立,还怎么进入中原和韩国一较高下呢?于秦国而言,拉拢我们,与他们秦国连横,对秦国才是最有利的!如此,他们可以借道函谷,直接进入三川之地。”

“那依照丞相之见,寡人该不该答应呢?”魏王面色有些犹豫,心里却是有了计较。韩国近在咫尺,秦国却是远在千里之外。若是答应了秦国,那就是彻底把韩国得罪了。到时候韩国兵发大梁,自己拿什么来抵抗呢?若是不答应的话反而还好,反正和秦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这次得罪了也没关系。

信陵君不知道魏王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分析道:“韩国、秦国皆是大国,如今我们已经得罪了赵国,决不能再得罪近在咫尺的韩国。王上可知楚怀王之事?当初楚国和齐国合纵抗秦,秦国派张仪行离间之计,以数百里之地相诱。怀王贪利,断绝了和齐国的关系,也没有得到秦国的土地。秦国反而和齐国连横攻打楚国,楚国丧城失地,元气大伤!”

魏王心下一惊,坚定了拒绝秦国的心意。秦国可是出了名的不讲信用啊!如果自己答应了秦国的提议,韩国一怒之下和赵国连横一起攻打魏国,秦国反悔了不出兵,加上喜欢占便宜的齐国,魏国还不是有灭国的危险啊!即使不灭国,也要割让大片的土地才能平息两国的怒火。得不偿失啊!得不偿失啊!

一向和信陵君有些不对付的缩高当即反对道:“王上!臣以为丞相之言有失偏薄。秦国之所以使出离间之计,乃是因为当时楚国和齐国实力太强,为山东之首,秦国恐惧,才出此下策。可如今形势已然变化,若是诓骗我们魏国,于秦国没有丝毫好处。秦人讲求利益,怎么会任由韩、赵两国伐我魏国而坐视不理呢!若是果真有此事,臣愿以死谢罪。到时请王上割地而联合韩、赵伐秦,以补割地之损失。”

见魏王暗暗点头,缩高趁势说道:“大梁西方者,韩国也!今韩国已有八郡之地,人口已有三百万之众!带甲之士逾五十万!今日之韩国非数年前之韩国!韩国六年而吞六郡之地!其志必在一统天下,王上不可不察。臣听闻,邻国强则不利于己,邻国乱则己国强。王上若是不思削弱韩国,大祸恐至也!以臣之见,不如暗交秦国,引其兵入三川,如此,秦、韩相斗于三川,颍川、上党、南阳三郡必然惊恐,汝南、汉中、巴、蜀四郡之地亦不能安。韩国自顾不暇则我魏国稳如泰山也!”

“大梁东方者,齐国也!齐国吞鲁,并淮泗之地,犹如数岁之孩童,稍有不察,即可一日数变。为魏国大计,不如伐齐而使其乱。得寸则我之寸,得尺则我之尺。齐国弱则魏国强,岂不是上策?然我魏国与韩、齐两国有连横之约,王上若下令攻打齐国,韩国必然不满。为王上计,暗交秦国以抗韩,亦为上策也!”

魏王为之一喜,如果按照中大夫缩高的说法,背离韩国交好秦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主意。穷则变,变则通。魏国也似乎到了应该改变策略的时候了。毕竟按照现在的策略魏国所得的利益有限,远不如东西两侧的邻国。

只要和秦国达成一致,既可以腾出兵力,名正言顺的压制齐国,扩张土地,还拉来秦国这个免费的打手兼保镖。毕竟眼下齐国正在消化鲁国、淮泗这片新占的土地,韩国更是在消化汉中、巴、蜀区域,全都不愿意轻起战端,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魏国却是没有多少要消化的土地,若是等齐、韩两国消化完,魏国就完全成为附庸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搏一搏,搏出一个光明的前程来。所谓富贵险中求嘛,一直跟着韩国是安全,但魏国想要成为强国,恢复文侯、武侯时期的荣耀,就不得不压制一下强势的邻国。

第五章 有客咸阳来(四)

眼看魏王被与秦国连横的利益所诱惑,已然心动。国尉辛赶忙站了出来,反对道:“王上!臣以为连秦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魏王有些疑惑,按照中大夫缩高的分析,秦国的诚意十足,魏国没道理拒绝啊!毕竟,韩国眼下太过强大了,再不加以遏制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秦国。引秦、韩两国相争,魏国经略齐国,上策鄢耳。

缩高则是没好气地说道:“国尉何出此言?莫非国尉以为与韩国连横,坐任韩国壮大才是上策乎?”

国尉辛摇了摇头,解释道:“臣以为,韩、赵、秦三国皆是当世强国也,我们魏国皆不可轻易得罪。于魏国而言,最好的莫过于三国相争,我们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