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掺神色大变,原本以为韩、魏两军不过是温顺的羔羊,即使他们有着锋利的犄角,但也不过是唬人的玩意儿。只要自己发起决死的冲锋,他们往往一触即溃。没想到今天羔羊也化身成了饿狼,虽然还不如自己狠,不如自己强,但他们的数量足够多,自己再不后退将悔之晚矣。

“撤退!”赵掺发出屈辱的命令。

秦军的后退更加激起了韩、魏联军的狼性,当即穷追不舍。赵掺开始后悔自己下马的决定,如果自己更稳妥点,选择以骑射骚扰韩、魏联军,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二十里外,秦军此刻正遭受着骑射的骚扰。

赵军没有上白起的当,选择从秦营南、北两侧发起突击。为了给自己派出的骑兵争取时间,白起调动了十个万人阵堵截赵军。

北侧临近洛水,如今正值寒冬,洛水结冰,可供赵军骑兵发挥的余地不大。因此,南侧才是赵军突击的重点方向。

秦军出营后,赵军充分发挥了骑射的特点,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不停地射向秦军。秦军受机动力所限,只能被动挨打。

白起为了减少损失,甚至以自身为诱饵,引赵军前来攻打秦军中军。如果不是廉颇及时醒悟,果断后撤,说不定赵军就会被十万秦军围困住。

失去了机动力的七万赵国骑兵对十万秦军精锐,这样的战果绝不是廉颇所希望的。

局面开始僵持。赵军顾忌损失突破不了秦军的防线,秦军也拿来去如风的赵军没辙。这个时候,白起频频望向东方。

只要赵掺歼灭完韩、魏两军回援中军,白起就可以完成对赵军的围堵。即使赵军到时逃得出一部,势必也将胆寒。白起就可以安心驰援咸阳了。

只是幸运女神今天没有站在秦国这边。白起没有等到副将赵掺凯旋的消息,只等来数千败兵带着赵掺的尸体前来复命。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令裨将赵掺率军三万攻打韩、魏两军。赵掺中伏,遇箭袭,卒,享年三十四岁。原本历史上大器晚成的赵掺因为太子然的出现,成为继胡阳、王龁之后倒下的另一个“名将”!

“什么?赵掺兵败身亡了?!”白起拍案而起。

“是!将军!”一个幸存的校尉战战兢兢地回道。

“怎么回事?!说!”白起真的怒了,三万骑兵追击“六万”逃跑的韩、魏弱军,怎么会兵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