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范座的府邸宾客盈门,车水马龙。范座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听过,虽说魏国大败,但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只要保住今生的富贵,魏国再怎么被他国欺压都无关紧要。
对于这样的结果,太子然是很满意的。
范睢早已被自己秘密送往新郑。此次的大梁之行,收获实在很大。
既然决定变法图强后拿魏国开刀,太子然就没急着返回新郑。难得有空细细观察这个邻国,太子然趁着两国起草盟约的功夫,继续在大梁城“不务正业”,徘回在酒肆茶楼之间。
如今坊间对于此次韩、魏议和争议颇大。
有人认为此举大伤魏国脸面,毕竟自始至终,韩国国力就不如魏国。如今冷不丁被一个不如自己的国家打得头破血流,尤其是韩国采用的是卑鄙的偷袭,魏国人多少恼羞成怒。
还有人认为议和乃是明智之选,毕竟,八万魏军主力的生死握在韩国人手中。至于脸面,如今的魏国又不是文侯时,也不是惠王时,早过了横行天下无阻的年代。
在听得韩、魏结盟消息的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被俘士卒的家人了。
原本这群百姓还担心魏王年轻气盛,拒不妥协。没想到,魏王如此体恤百姓,竟然舍得用四十五万石粟米换得八万士卒的性命。
一时之间,魏王的声望倒是不减反增。
这日,太子然正在大梁集市闲逛,突然被前面的争吵声吸引了过去。
侍卫赶紧跟上,这几日相处下来,侍卫也算摸透了自家主子的脾气。那就是太子然想做的阻止不了,自己只能加倍小心,严防意外。
走到近前,太子然赫然发现几个泼皮正在纠缠一个老妇。看老妇的模样,应该是出来卖菜补贴家用,但却不懂集市的规矩,没有向当地的恶霸交“保护费”。这才引发了双方的争执。
“老妇人,我劝你识相点,乖乖交出三个刀币来。不然我不介意教教你这里的规矩。”一个面貌凶恶、身材魁梧的壮汉言道。
三个刀币足足是一家人四日的口粮,这不是要了老妇的命嘛。
老妇人明显吓得哆哆嗦嗦,但还是勇敢倔强地护着身后的菜。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不时谴责这几个泼皮。泼皮们却是眼睛一横,几个意欲出来理论的年轻人顿时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