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儿臣就是来给您和额娘请安问好的,这就去后厨,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十四爷嬉皮笑脸的请安之后就跑掉了。
四爷正儿八经的给康熙请安问好之后,就递上了奏折:“皇阿玛,户部欠银回来一半,还差一半,这一半回来的恐怕就慢了一些。”
康熙打开折子一看,上头是五十几个欠债大户,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老八的名字。
八爷欠户部八十万两银子。
八爷曾经的手下欠债都还了,康熙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些人被十四当面揭了短儿,就老四这张冰块脸,还不得把对方的尿吓出来啊?
还了钱也情有可原。
只是老八还没动静。
八十万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如今没有百万两银子的欠债了,最多的就是八爷,八十万两银子;其次是康熙的一资深死党,这个人是当年跟康熙一起擒拿鳌拜的人之一,以前是个侍卫,后来被外派当了武官,这些年一步一步的爬上来,军功卓著,可是生活也奢靡的很,加上他这个人有点好色,家里十几个小妾,儿子女儿一大堆,儿子娶媳妇儿要钱,姑娘出嫁要嫁妆,他还有点好面子。
军中的那点军功和空饷都不够他花的,就跟他这个老主子借钱,欠了户部七十万两银子。
借钱的理由也五花八门儿,什么“娶儿媳妇”、“嫁女儿备嫁妆”、“老娘生病”、“给老爹发丧”等等等等,理由叫康熙都不忍心拒绝。
于是这么借了十几次,就有了七十多万欠款,他家不一定有这么多钱还,所以……至今为止,这个人还没吱声。
其次是一位文官,也是康熙的铁杆,这位文官就一个爱好,跟三爷一样,就喜欢古书,多半都花费在了这上面。
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
然后是一位武将,这位武将是盛京那边的,家里有重病的妻子,还有常年卧病在床的老娘,理由就是给老娘和妻子看病抓药,欠了五十万两银子。
再往后各种欠债都不少,光是七八十万的欠债就有三十多个,五六十玩的十几个,四五十万的十几个,这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少说还有一千多万两银子没收回来呢。
大清国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