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十四爷摇头:“要做实他们反叛的罪名,叫他们先动手。”
“可是他们怎么先动手啊?”年羹尧有点急躁:“他们固守不出,我们可耗不起。”
这里的条件不好,年羹尧不想让十四爷在这里多待。
“没关系,我们耗得起。”大清这点仗还是打得起的,何况,海外的粮食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入大清国,康熙六十万寿,已经免了全天下一年的钱粮赋税,百姓们交口称赞。
海外的粮食多,他们都吃不了,运到大清还能补充一下大清的粮库,少收点儿百姓们的辛苦成果,百姓们不饿肚子,就不会造反。
虽然十四爷这么说,可是年羹尧依然着急了,他这人心狠手辣,又看不得十四爷受苦,加上来的蒙古八旗也不怎么服管教,他就设了个圈套。
这不是给养到了吗?他分给蒙古八旗很多东西,蒙古八旗的营地跟他们相隔甚远不说,还怕他们抢了战功,故而蒙古八旗的营地,后来移到了最前沿,而且以前的老弱病残都换成了个精兵强将。
就连瘦弱的牛羊跟骆驼,也都换成了肥硕的,当地提供的牛羊都很不错。
这些东西浩浩荡荡的运了过去,因为是在最前沿的阵地上,敌人也能看到的,本来敌人就物资匮乏,看到这么多给养能不动心吗?
加上蒙古八旗跟他们都太熟悉了,大家在一个地方这么久,太知道对方是什么成色了。
于是敌方就派人,抢了一把!
还抢成功了!
这太丢人了。
蒙古八旗简直是一触即溃,他们各自为政,加上敌人长久的对峙,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败得一塌煳涂,别说军功了,给养都丢了,丢盔弃甲亦不为过。
原来不服管教,还敢给十四爷上眼药的萨巴克郡王,再也意气风发不起来了。
“真是能耐了,鄂尔多斯的人好生厉害,一触即溃,给养都给丢了,你们还回来干什么?”十四爷看着萨巴克郡王:“萨巴克郡王,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