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不过这个税收的问题好办,大不了,暂时不收,主要是在名义上,占领地盘才行,有了地盘才有可能挖金矿,挖了金矿才有金子可以拿。

而且有了地盘,才能种粮食。

“可是,皇阿玛,有的人并不想搬回来。”十四有点结巴:“那、那个没什么,可回来的。”

别的不说,就说蓝纪中吧,蓝氏一族在这边有什么啊?

老祖宗蓝玉,那是草莽起家,最初是跟着常遇春干的,就任管军镇抚,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只要征战都是成功的,其实就是敢拼命。

后来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他是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老蓝家发达就是因为蓝玉,他完蛋了,仅剩下的蓝氏后人,出海南下,如今也算是在珍珠链群岛那里,独霸一方了。

跟范氏后人那一支还不一样,他们没必要回来。

“想回来的就回来吧,不想回来的,那也是我大清的流民,他们的地盘,就是我大清的地盘。”结果康熙耍起了无赖:“我大清的地盘,我大清的皇家海军舰队,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至于金矿,不也得需要人看守,需要人看着那些矿工采集金子么?别的不说,海上的海盗,俘虏多得是。”

康熙这不愧是当皇帝的,脑筋就是转得快。

第238章 三个字

十四爷想开了之后,顿时乐了:“还是皇阿玛英明神武,儿臣跟年羹尧那家伙,想了快半个月了,才用了南洋汉人遗民的策略,早知道,直接用南洋汉人流民了。”

“不是南洋汉人流民,是南洋流民。”康熙强调了一下这个称唿:“到时候,南洋就是我大清,流民的去处。”

占地盘儿,是所有当皇帝的通病。

尤其是还有金子和粮食在海外的时候。

康熙虽然伤心,可是比起继承人,他更在意的是十四那句“拓海千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