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见识外面的大好河山!
曾湖庭其实晓得,汤先生仕途不顺改行授业后,受过很多嘲笑。汤先生同窗要么想办法往府城钻,要么去当师爷钻研官,而汤先生手下,连秀才都没出过,被人取了个老汤头的诨号,意喻他无能。
汤先生心里憋着一口气呐。
而作为汤先生的亲传弟子,怎么能不为了师父努力呢?
曾湖庭翻开了策论的第一页,如痴如醉的看起来。
这本册子,每翻看十多页,笔迹就要变上一变,林林总总,居然有十来种笔迹。他透过笔迹看到整个书院先生们的良苦用心。
所以,下学之后,他捧着题库集进门,小四问他还出去逛吗,都被他挥挥手拒绝了。
“没什么要紧事,先别喊我了。”
小四摸不着头脑,追问着怎么了,曾丰年道:“别管他,魔怔了。”昔日年少时,遇到一首好诗一本好书,他也会全身心沉浸去。
不妨事。
曾湖庭翻开题库集,从第一页开始看起,看的废寝忘食。遇到写的好的地方,他拍板叫绝,一巴掌扇在桌子上,震的墨水四散,又手忙脚乱的收拾桌面。
在书里,那些曾经考中秀才的年轻人徐徐的跳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和见解。有人高歌着士为知己者死,有人念着为生民庆明,为圣人继绝学,再义无反顾的为心中信念而斗。
心潮澎湃,在没有别的词语能形容他的心情。
一篇篇策划,就是一片片心声。能够中秀才的便是如此水平,他反而激起了心中的斗志。
来战!
千百年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化为乌有,也许,他写的策论还能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