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潼关,是大狄保住国都帝辇的最后凭借,也三家联军改朝换代的最佳捷径。一关得失,一国兴亡!

作为这场偷袭的最后一道难关,赵濂也做了足够的布置。潼关守将胡珂达已被重金买通,大军压境之际,胡珂达将献关出降,并引领大军直抵长安城下。——这个计划如果成功,百里外的长安城将没有任何准备时间,甚至连勤王令都无法送出关中。当大狄的京师和皇帝的人头一起易主的时候,前线各路人马很可能还蒙在鼓里。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又或者大狄气数未尽。总之,在这可能逆转乾坤的一天,潼关来了三位不速之客。——新官上任的正副司隶督帅,还有备受圣眷的兵部左侍郎,这三位当朝红人刚好微服上关,视察一线部队。

这三位,不是别人,正是刘枫的老熟人——阿赤儿、速柯罗,还有陈霖华。——据后世考证,事发当日,他们一起向吏部告了七天假,身着便装常服,随从提篮背壶,携棋带笛,他们很可能是准备去华山寻幽访胜,棋酒自娱的。好巧不巧,西出潼关时正好赶上了这一出好戏,于是顺便客串了一把救国英雄。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可悲的巧合。然而,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巧合构成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可悲的。

于是,鄂尔兰、赵濂,还有屠天煜,他们眼睁睁看着关墙上正微笑挥手的胡珂达,被人从身后一刀砍翻,割下首级抛下城来,本已敞开的关门咣当一声重重关闭,千斤闸落下,吊桥升起,无情地将五十余万远道而来的稀客拒之门外。

这样的意外对偷袭者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时间,就是偷袭的一切!

强攻!不惜一切代价,强攻!!

死守!不惜一切代价,死守!!

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攻守双方都有太多全力以赴的理由,没有任何人退缩,也无法退缩。

潼关墙高五丈出头,接近16米,宽三丈,城头可以跑马。城防设施包括箭垛碟墙,壕沟吊桥,床弩投石……该有的一切一应俱全,真是一条风雨不透的铜墙铁壁。

人马虽然只有3万,可要看是谁领军。文有熟知兵事精通韬略的陈霖华,武有神箭无敌例无虚发的阿赤儿,再加上这座雄峙天下的险关要塞。所谓时势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风云际会,大有可为!

这一天,是元月初五,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此时还是岁旦佳节的尾声。可是,对于关中百姓来说,这注定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恐怖岁旦。

大狄官方记载,整整三十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死在这座五丈高的绞肉机里,青灰色的关墙被彻底染红,来不及处理的尸体堆积如山,绕关城而过的潼水河几度断流,尸毒血水污染河道,以至此河半年无法饮用。

此战之惨烈可见一斑。然而,最痛苦的却不是守军,而是作为攻击方的三家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