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萧索的,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就好像刀子在割。地面上的积雪,让人万分头疼,最浅的地方都有膝盖那么深,最深处竟有一人多高。士卒骑在马上,过雪地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只剩下一个脑袋露在外面了,有时候连脑袋都没在雪里!
积雪还不是最麻烦的问题,最麻烦的是寒冷!虽然刘璋带出来的军队中,有不少是匈奴、乌丸等外族,但在凛冽的寒风中,士卒们身上的温度,让积雪化成水滴,再凝结成寒冰,也让不少士卒冻伤了!唯一让刘璋感到庆幸的是,有田畴这个熟悉道路的向导,否则他的十三万大军,还没有到地方,最少也得损失一半以上!
“子泰,离乌桓山还有多远?”刘璋抽了抽鼻子,将鼻涕擦掉,他可不敢擤鼻涕,天知道脸上的鼻子,轻轻一拧会不会掉下来!他就看见过一个士卒,只是轻抚了一下冻得没了知觉的耳朵,那耳朵就掉了下来!
“快了!这里已经是沙拉木伦河,再往前走,便是白城!”田畴也有些木然,他咧了咧嘴,似乎想做出一个笑容,可惜比哭还难看!
“我靠!上次感觉并不远,这次怎么感觉这么远?太悲催了!”刘璋在心中暗骂,可他却忘记了,上次他攻伐乌丸,是在趁春暖花开的时候,如今却是严冬!
“主公,天气太冷了,是不是想想办法?”赵云麾下士卒是汉人,对严寒的忍耐不如外族。看着自己麾下士卒冻得瑟瑟发抖,赵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子泰,附近有没有乌丸大部落!”没有物资怎么办?抢!一路上,凡是遇见外族部落,一概抢光。否则,刘璋麾下士卒的单衣,根本抵御不了塞外凛冽的寒风。不过,看见刘璋军的凶残,倒让田畴心中有些发毛。
“这……”听见刘璋的问话,田畴知道他又要拿大部落开刀。犹豫了半晌,田畴往北一指道:“前方五十里处,有一个乌丸大部落,属于乌丸三王之一,汗鲁王乌延!那个部落最少有三万精锐……”
“好!就它了!”有三万精锐,也就是说,那个部落最少有十万百姓。虽然乌丸百姓无辜,但为了汉人百姓与麾下士卒,不用问也知道刘璋会选择谁!
第三百六十九章 乌桓山下破一部
刘璋要征讨乌丸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幽州。蹋顿虽然身在乌丸王庭,却也略有耳闻。不过,蹋顿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就算刘璋要出兵,也不会选在冬季。因为汉人出兵,一般都是春暖花开或者粮食丰收以后。那时候,匈奴、鲜卑大军已至,刘璋再厉害,在三族的铁蹄下,也只有吃瘪的份。
蹋顿想的不错,可刘璋却没有顺从他的心愿,先是一支大军不知所踪,接着徐庶便率兵出蓟县,兵锋直指柳城!要知道,柳城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却是胡汉杂居之地,乌丸人需要的盐巴、铁器,有一大半都在这里交易。若失了柳城,乌丸人可就悲催了!
为了不让柳城有失,蹋顿命峭王苏仆延率兵前去救援,并让汗鲁王乌延加强王庭与部族的警戒。以蹋顿对刘璋的了解,只要刘璋出兵,一定势如雷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十几年前,乌丸人遭遇的大难,蹋顿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蹋顿的谨慎,不仅没有引起乌延的重视,还让乌延十分鄙视。在乌延看来,要么就别打,要么就别怕,乌丸人没有孬种,既然要打,就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又要打,又害怕,这算什么事!
特别是蹋顿担心刘璋再次袭击乌丸王庭,乌延更是不屑,且不说乌桓山附近的严寒,已经是滴水成冰,就说山外的大雪几乎把道路全给封死了。汉军没有向导,又不能适应严寒,如何能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来到乌丸王庭?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蹋顿的命令再严苛,乌延这位大人不买账也没办法。就在乌桓山上热闹非凡,乌延、蹋顿、楼班等人在单于大帐中,围着篝火吃烤全羊的时候,一支汉军悄悄靠近了乌延的部落,而部落中掌管大权的乌延之子,正抱着两个美女,酣睡正香,身边还放着几个酒坛!